一個人吃飯並不孤單

by  褚士瑩

作為一個從少年時代就背著背包去旅行,從來沒有停止,也沒有打算停止的旅人,我相信旅行不只是拿著護照出國的時候才算數,我還相信,人生是一場大旅行,而每天都應該細分成一場小旅行。

 

一場很棒的旅行,要有好吃的食物,美的風景,還有擴展生命經驗的事件。

 

所以如果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當作「一日小旅行」那樣好好規劃行程,觀察身邊細微的變化,把每天的小旅行過得很棒,每天記得玩,每天學習給予、接受陌生人的善意,做一點讓世界能夠變得更美麗的事,而不是皺着眉頭趕行程,像有些傳統旅行團那樣,整天只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 。

 

當然,每天也都要至少吃到一樣很好吃的東西。至少,我是這麼規定自己的。

把每天的「一日小旅行」加總起來, 無論有沒有出遠門,這樣的人生肯定是一場很棒、很美味的大旅行。

 

然而,無論是大旅行、還是小旅行,「如果一個人,那一定很孤單吧?」很多人因為怕孤單,而放棄旅行。

 

日本漫畫家久住昌之的名作《孤独のグルメ》在台灣出版時,聽說有一個小插曲。這本書的繁體中文書名直譯為「孤獨的美食家」,當時久住先生曾經表示覺得這個名字有「違和感」,然而電視版取名為「美食不孤單」,久住先生卻覺得對了,人家問他為什麼,他的回答是:

 

「只要有美食為伴就不孤獨(おいしいものがあれば孤独ではない)。」

 

身為一個旅行者,一個上路時大多時候獨自吃飯的人,我覺得完全可以理解久住先生的意思。

 

好吃的東西,不一定在米其林三星餐廳裡,往往隱藏在市井巷弄之間,要排隊摩肩擦踵地吃。

 

 

食物究竟好吃不好吃,就像人生是否精彩,沒有一套可以量化的公式或是科學的標準。但對我來說,從超級市場貨架上拿下來,或是速食店的免下車窗口拿到的食物,即使味道還不錯,也很難讓我用「好吃」兩字來形容。

 

一個東西要好吃,除了要有好的食材,還必須要有人的溫度才行。

 

在食肆的買賣過程中,人的溫度不外乎有兩種表現,一種是「人情」,一種則是「職人魂」。

 

「人情」是廚師料理食物的時候,考慮著即將吃下這道菜的人的狀態、心情,而特別做出來的料理,就有了人情味。這跟寫作一樣。有些作家為了自我表達而寫,追求自己中的完美,暢快地說了自己想說的,並不顧慮讀者的感受。既然是自己精心準備的料理,當然是最好的,覺得好是應該,覺得不好肯定是水準不夠,萬一生意不好,肯定是高處不勝寒,才會曲高和寡。

 

可是好東西缺了一味人情,就沒有那麼好了。

 

「職人魂」,則是一種人生的熱情。如果賣吃的人,只是把「餐飲業」當成一份可以隨意取代的工作,並不真心喜歡自己手中料理出來的東西,這樣的食物就算有再精巧的技術,也絕對不會好吃。全心全意做自己喜歡的事,這種把自己當一回事的態度,無論販賣的是文字,手做的工藝,食物,就會在作品中灌注靈魂,即使在技巧上有拙劣、有破綻,還是讓人萬分珍惜。

 

即使普通的東西多了一分熱情,就整個活起來。

 

所以就算一個人吃,但吃到的是每一口都加了對方人情和職人魂的溫度料理,怎麼會孤單呢?

 

我有一個用消費支持有機小農生產的朋友,他就算吃飽了,也總要堅持把每一粒米飯、每一片菜葉通通吃完,我問他為什麼,這朋友理直氣壯地說:

 

「如果我不吃完輕易扔掉,那不就代表了農人幾個月來從辛苦播種、除草、灌溉、收成、加工的所有努力,一點都不重要?還有用這些材料努力在廚房料理的人,他們在廚房流的汗,豈不都變得沒有價值了?」

 

當吃食物的人,也開始考慮生產者跟廚師的心情,就再也不只是一個顧客。

 

一如當讀者揣摩著作者下筆時的心情,就再也不只是一個讀者。

 

這種彼此隨時考慮對方立場的互動,讓我們每一個旅途、每一頓飯,都不孤單,因為無論認識與否,隨時有人想著我們,「我們」也隨時想著「他們」,只要選擇人的溫度,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生活,從來就不是孤獨的。

 

你也會想看:

名廚江振誠也感動 種籽家宴的家鄉味

王瑞瑤與淦克萍的醍醐味 美食故事暖心暖胃報名中

小村物語|「吃吃」的等待

圖片提供:
VisualHunt

褚士瑩

褚士瑩

文章 40

國際NGO工作者。長期協助整合緬甸公民組織,有效監督國際資源挹注緬甸革新。在台灣也與NGO工作者一起關心弱勢族群、環境等議題。他喜歡寫作,航海,划獨木舟,騎自行車,喝黑咖啡,吃芒果。已出版「1年計劃10年對話」、「給自己十樣人生禮物」、「在天涯的盡頭歸零」等近50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