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海還深》看樹木希林的時代母親容顏
by 馬欣在電影《惡人》中那暮色靄靄的小鎮盡頭,有戶點著微弱燈光的人家,近看是樹木希林正在洗菜,看似寒酸的菜色,她仍彎著腰努力烹調,這一年恍如一日的停滯小鎮,年輕人在其中亂竄驚慌著,盤算著是否要去大城市發展,木訥的男主角妻夫木聰回來了,一看就知道是個隔代教養的家庭,在他送鄰居老伯伯急診之後(那個社區的老人都是他幫忙送醫,因為他是那幾戶中唯一的年輕人),風塵僕僕的回家後,與樹木希林靠著昏黃的燈光下用餐,那是電影中最平靜的一幕,兩人多年守護的就是這餐桌上稍縱即逝的幸福。
有樹木希林這位演員在的畫面,就像是人想像的「家」的化身,許多事情與人,匆忙在路上無法消化的心事、總在趕路不知何去何從的成年人們,一看到了她入夜後點盞燈,彷彿自己的一切心虛內疚與自責,都預先被寬恕與諒解了。
《戀戀銅鑼燒》中的她,早就因為疾病而失去原本的家,但她出現在那銅鑼燒攤前時,正是銅鑼燒老闆意志最消沉的時期,埋怨自己並不想做這攤生意,面對中年危機無計可施,她卑微地說可否讓她熬煮一鍋紅豆餡試試看,那對食物認真態度的烹調,對工作根本性的誠意,讓那個死氣沉沉的銅鑼燒攤,跟著那年攤前的櫻花綻放地如重生般,此時此刻能一起吃著紅豆銅鑼燒的顧客、老闆與她,都像櫻花一樣哪管明日有沒有的開心綻放著呢!她把那些活在明日憂懼中的人,拉回了當下的五感滋味。
最近導演是枝裕和的新片《比海還深》中,樹木希林一個人獨居的國宅,是兒女暫歇的避風港,尤其是兒子良多,曾有過作家的夢想,為了求生在徵信社打零工,婚姻也經營失敗,有時晃回家,只是看看家中是否還有點值錢的東西可以讓他典當,再去賭一把人生翻身的可能性,你可以看到良多背影直不起來、對人生有所埋怨,想向命運討回點什麼的訊息,與他前妻約會的白領男子自命人生勝利組,曾向他前妻直言:「這樣底層的男子,還是不要常見為妙。」
樹木希林對於兒子陷入困境的頹廢,心知肚明,但由得他在家裡翻翻找找,在那炎熱的夏天,兩個人吃著可爾必思加水結成的冰柱,安之如飴地笑了出來,彷彿在母親面前,良多才有了「日子」的踏實感,其餘時候自認廢柴地浪逐於命運之中,求點運氣的浪潮,求點與前妻復合的希望。直到那天颱風來襲,他與母親,以及前妻與良多的兒子,因風雨共處一晚,母親在半夜起身,閒聊以往,與以前一樣自嘲幽默,也趁機勸了良多一句:「男人啊,總是在追逐著已經失去的,夢想著無法實現的。這樣怎麼會快樂呢?」不能與現實共處,夢想就將稍縱即逝。
這三部電影的男性,同時面對人生的困境,這時代對於中青年人並不友善,熱錢滾不下來、機會是俄羅斯輪盤,日本電影很能體察當代殘酷現實,知道要多努力才能稍稍保有自己於現實中,樹木希林於是在各式寫實電影中都很重要,像共同母親的象徵,在老舊的國宅或安養院中,她像個搖曳的燭火,但仍能照亮你,讓大人的你仍提起勇氣往前再跨一步。
一張時代母親的容顏,理解了一大群從經濟斜坡下滾落的大人們,內心啼哭如嬰兒,樹木希林愈走愈遠的背影,與始終回首的笑容,如此這般,救贖了兩三代年輕人。
你也會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