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wannabe 忽忽味 用文字和菜香交換愛
by 錢嘉琪我愛做菜,因為食物裡有愛。
「我之所以經營美食宅配,無非是希望能讓媽媽的晚年生活更安穩,她的內心可以因為擁有事業,更有安全感。」
七年前,我和忽忽初識,相約在台北一間咖啡館洽談出書事宜。初次見面,她就告訴我自己的創業初衷,全都是因為媽媽。
當時,忽忽和媽媽周碧蓮在網路上展開他們的美食宅配生意。這對母女,女兒擅寫,媽媽擅廚,是天生的好拍檔。
宅配美食 分享母親的滋味
忽媽從1970到1990年代在中華日報附近巷弄開設人山餐廳,風光一時。人山於1990年代中期走入歷史,留下食客許多懷念。餐廳結束營業十多年後,少女時代成長於人山的忽忽,想把屬於人山的滋味和榮光再找回來,於是和媽媽聯手創辦網路宅配美食「忽忽味」,並嘗試在部落格上寫下人山的菜香和人情溫度。
忽忽本名林岱維,筆名林維。我讀了她寫在部落格上的文字之後,在部落格留言給她,希望洽談合作出版食譜書的可能性。
忽忽很快給我回音,熱愛文字創作的她,對出書這件事很感興趣。忽忽幾年前決定辭去工作、回家,正是源於對寫作莫名的熱情。她曾說:「我對作家一點幻想都沒有,寫作於我唯一真實的快樂,是可以獨立完成一件事情。文字對我而言,不止是賺錢謀生的工具,文字承載了我太多的身世和感情,一直是我靈魂的救生圈。」
不過,作家之路並不好走,長年住在淡水寫作的她,出版過小說集《明明不是天使》。堅持幾年後,想到媽媽已老,自己年紀漸長,收入卻不穩定,忽忽決定先把自己的「作家夢」擱一邊,和媽媽一起投入美食宅配的創業之路。
熱愛創作表演 更愛淡水街貓
忽忽的工作經驗豐富,少女時代她在自家開設的餐廳打工。1984年因為愛演戲報考蘭陵劇坊,跟著金士傑上了一整年表演課。後來加入李國修的屏風表演班,1987年屏風第二齣戲《婚前信行為》就由她擔綱演出,演出地點是新象小劇場,當時她還在新象擔任企畫,白天上班,晚上演戲,老闆許博允見到她都不忘調侃:「喲!我們的大明星來了。」她也參與劇本創作,曾經寫過表演工作坊的《圓環物語》。
忽忽說:「我還滿喜歡自己的演員性格,很歡樂開朗很三八。」除了寫作、演戲,她做過唱片企製、寫過歌詞、在電視台擔任執行製作;網路時代興起,她也在藝術網站擔任過企畫行銷經理,工作履歷洋洋灑灑。經營宅配,縱然不是她的興趣和夢想,卻是扎實的謀生方式。
然而創業過程中,最令她疲累的是她和媽媽像坐雲霄飛車的母女關係。忽忽告訴我:「過多的語言磨擦,令我們疲憊不堪。媽媽好累,我知道也很心疼,但我的累,她卻不想明白。 」忽媽希望女兒可以搬離淡水,搬到她家附近隨叫隨到,甚至希望女兒放棄街貓。忽忽說:「我要怎麼告訴她:街貓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已無法放棄了。 」
忽忽在淡水住了十年,感情豐富的她,很快和流浪在街頭小巷的貓咪建立起情感。不但家裡陸續收養了八隻街貓,她還擔心那些街貓餓肚子,天天帶著食物大街小巷尋貓餵貓去。甚至她和淡水的愛貓人士一起為街貓請命,呼籲以TRN-Trap捕捉、Neuter絕育、Return放回取代捕捉撲殺,更爭取讓街貓變成淡水最有人情味的風景。
出版食譜《忽忽味》 母親重生的力量
2009年陰冷潮濕的冬至夜,忽忽在餵食街貓的途中不慎被車撞倒意外身亡,一時間媒體爭相報導,淡水街貓頓失牠們最親密的朋友。2010年友人與新北市政府邀請雕塑家王秀杞,在淡水河畔為她與街貓塑像,成為淡水的風景之一。
忽忽一走,「忽忽味」匆匆畫上句點,我和她的書約被迫中止。然而屬於「忽忽味」的故事並沒有結束。
2012年,我在臉書上看到同學張小雯為林媽媽開的粉絲團「林媽媽的忽忽味」。小雯分享好朋友忽忽和忽媽的菜,也提及「忽忽味」重新開張的背後緣由:忽忽過世後,忽媽經歷了吃錯藥送醫急救、洗腎等一連串磨難,又因兒子公司營運不佳,生活陷入困境。小雯打電話給她,忽媽在電話中哽咽道:「我老了,病了,好怕好慌,我想再把忽忽味重新開張,不然日子怎麼過呢?」
小雯要忽媽別慌,拍胸脯保證會幫忙讓忽忽味重生。在眾多好友幫助下,林媽媽的「忽忽味」誕生了。我特別傳了一通訊息給久未見面的小雯,告訴她關於「忽忽味」的故事。小雯回應,除了感嘆世事無常和人生的奇遇巧合外,也提及希望能讓《忽忽味》這本書重生,「就當成是忽忽送給媽媽的一個紀念禮物吧!」她當時是這麼寫的。
於是,停擺了六年的《忽忽味》一書又動了起來。忽媽挽起衣袖,為食譜也為忽忽烹煮她愛吃的菜餚,忽媽說:「我愛做菜,因為食物裡有愛。」
思念化作菜香 愛沒有終點
一生熱愛寫作的忽忽則在書中寫到:「母親是我能夠寫作的一個重要的理由。她教養我的方式一直充滿了詼諧與愛意,在我青少年的時候,家裡的大門是從來不鎖的;因為母親要我知道,我永遠有家可回。後來母親漸漸明白了她的女兒只對孤獨這件事有興趣,身為母親她當然著急啦,但她卻沒有一般母親的那種控制慾,她永遠尊重我的選擇,支持我的決定。從小,母親就給了我追逐自己的權利,直到這兩年我才知道,那是她小時候極度缺乏的;母親用她半生的痛苦,成就了我這一生孤獨的自由。」
忽忽走後七年,這對母女用文字和菜香交換對彼此不渝的愛,縱然死亡都不能阻隔,忽忽味就是最好的見證。
《非常木蘭》LINE好友 @verymu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