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本願寺之「毛綱傳奇」
by 黃湘娟1997年建成的京都車站,是日本建築師原廣司先生設計。現代化的站體,有高達14層樓的階梯,刻意營造的「城市廣場」實體,讓人對於「古老」與「現代」的異變,有一種不同的體會。
從一樓拾步直上屋頂,京都市容一目了然,附近的磅礡建築,「東本願寺」隨即進入觀望者的視線,如果經常參訪京都,會習慣地順著移動視線,向西面尋找另一座更蒼老的大伽藍--「西本願寺」。
兩寺都是日本本土宗派,而非承襲漢唐佛教,是淨土真宗創建者親鸞上人(1173-1262)始建。後者,「西本願寺」於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為何有東、西兩座本願寺?史實很長,本文僅談及「東本願寺」,故僅摘錄其中片段作為故事銜接點。且從日本當時手握大權的「戰國三傑」說起,大將軍織田信長(1534-1582)逝世後,豐臣秀吉將軍(1537-1598)在石山本願寺原址構築大阪城,為了表達對本願寺的敬意,乃獻出京都七條堀川這塊土地,作為重建「本願寺」基地。
可是,當本願寺第11代門主顯如往生,本應由其長子教如承繼,但因顯如後室介入,指定其親生兒子准如繼位,成為第12代門主。不久秀吉將軍逝世,德川家康(1543-1616)將軍掌權後,因擔心淨土真宗本願寺勢力日益壯大,乃於1602年將六條烏丸的一塊土地,給予隱居中的教如,讓他興建另一座本願寺,其目的是用政治力將宗教勢力分散,教如本人也被稱為第12代傳人。今天我們所見,正是各據一方的東、西本願寺。
「東本願寺」正式名稱為「真宗本廟」。量體前方分隔島上的蓮花銅泉,水花起起落落,其入口山門恍惚古代「城門」般,十分壯碩厚重,寺院四周甚至還有一條小小的護城河。
如果在清晨6點抵達東本願寺,那座沉重厚實的巨大木門開啟的剎那,緩緩出現眼前的建築量體--「御影堂」,那巨大無畏的屋頂似乎鎮攝著人心般,視線很難自由移動。偶爾,也會覩見廣場上鴿子們成群結隊地在御影堂和阿彌陀堂前方,自由自在地飛翔、覓食,東本願寺的一天就此展開。
「御影堂」屋頂外觀為兩層結構,上鋪瓦片,高約28公尺。那巨大的造型彰顯了它的氣勢。至於,它有何特別之處?它是明治時期(1880-1895)的構築,工程持續進行了16年始完成,參與建造的人數高達200多萬人。
據說,在構築御影堂之際,為了彰顯量體的無畏無懼與巨大莊嚴外相,主導者堅持以一根十分粗大的巨木作為主樑,由於當時的工程器械設備欠佳,上樑時僅能用繩索拖拉,因為過於厚重,繩索總是半途斷裂。
迄今無有文獻記載,確定是那一位現場督導者建議全國各地熱心的女信眾,捐出她們頂上的三千煩惱絲。然後,用長長的頭髮與麻繩綁在一起,編成一條具有更大靭性的繩索,有人稱它為「毛綱」,作為拖拉木柱所需的繩子,總共編成了50多條。
終於,憑藉一條又一條毛綱的協助,屋頂主樑順利定位,完成了大殿屋頂的建造工程。這些「神奇毛綱」,迄今被陳列在大殿內,作為紀念?作為一種信念?或,僅僅是一則故事?建築,若少了故事,似乎有點不著邊際。沒有人的故事,更是少了一些觸動生命的力量。
東本願寺御影堂,宣稱是世上最大的木構建築,與奈良東大寺的金堂,相互比美。位在御影堂側的阿彌陀堂,於1880年建成,其屋頂結構為一個鋪有瓷磚的單層主樓,建築面積不及御影堂的一半。為何阿彌陀堂建築量體較御影堂小?
每一回,在御影堂與阿彌陀堂的大殿中漫步,那種止靜的空間氛圍,總是不由自主地激起內心的肅然。以及一種如今常被形容的「侘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