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我不是不孝,只是在學怎麼重新當女兒——專訪《長女病》作者張慧慈
2025年出版的《長女病》,召喚出許多藏在家庭、社會、職場默默扛責的身影。作者張慧慈出身藍領家庭,苦讀進入台大社會研究所,一路以來運用社會學與心理學覺察自我的經驗,重新學習怎麼「當女兒」,把自己養回來。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波瀾壯闊,青海塔爾寺
意外來到青海西寧一睹聞名中外的塔爾寺,這座藏傳佛教格魯派的重要寺院之一,建築形式混合漢朝宮殿與藏族平頂風格,1000多座殿堂、塔院依地勢高低起伏分布在山坡上,此處也是藏族工藝、藏傳佛教文化傳承的重鎮。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筆下的女性,像水一樣生存:2025臺北文學季主題講座紀錄 ——張翎×楊翠×鍾文音
2025年臺北文學季主題講座X非常木蘭紀錄,由享譽國際的華文作家張翎、作品獲獎連連的台灣作家鍾文音與談,跨域學術與創作的楊翠教授主持。背景各異的三位作家,分享文學故事中的女性思維,從個人創傷到歷史傷痕,從女性身體到大地原鄉,印證女人如水一樣生存。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極地暖化下的森林哀歌:北方、毛樺與消失的馴鹿路線
預估從現在起,每年冬天都會出現溫度超過零度的日子,這也意味著,植物被鎖起來的日子將無可避免。如果濕度太高導致地面凍住或食物供應不足,母馴鹿甚至會刻意讓未出生的幼崽流產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慢步金城, 依偎著生活的豐饒古鎮
談到金門,人們想到的往往是戰地、兩岸與政治,但其實,這座島的實際豐饒,遠超出流量塑造的有限標籤。其中,若要挑一處鄉鎮,來表現這種豐饒,我想會是「金城」......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博物館裡,人與人的情誼是最珍貴的作品—旅英插畫家RedLouise
踏上博物館教育之路的如意,在溫布頓的地區型博物館服務,以版畫課程連結人們與社區的情誼,工作坊成為打破藩籬的體驗,博物館不僅從典藏的殿台走下,更邀請人們走入並創作藝術。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