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真誠地往前走,走進創作的大海:專訪巴黎文化奧運紀錄片導演袁欣欣
2024巴黎文化奧運紀錄片導演袁欣欣,透過《My Art, My Voice》傳遞表演者身上的議題主張,同時也呈現自由創作的純粹。在各種類型的紀錄片拍攝中,她真誠地探索創作的大海。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在「陳美玲」展覽,尋找母親的縮影 ──女性與藝術的日常對話
「陳美玲」展覽希望呈現女性面對大環境的生存韌性,她是一位台灣千禧世代母親的化身,期待觀眾從中尋找世代差異間理解的交匯處。本文為展覽教育推廣活動「女性藝術家:跨世代的『陰性書寫』座談會」紀錄。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紙本雜誌越來越珍貴,我們想滿足還需要雜誌的人,哪怕只有一小群 專訪瑪蒂雅創辦人陳英仁、Simon
受到數位浪潮與疫情雙面夾擊,雜誌產業的前景看似並不樂觀,但陳英仁始終深信「雜誌不會不見」。原因是,翻閱紙本的手感體驗與深具創意的設計終究是無可取代的……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以電影思維實踐一場展覽——專訪「孩在」創辦人林心恬
「腦海裡有畫面,於是有了展覽的雛形。」電影系出身的林心恬,畫面先決,她先在空間裡把畫面建構出來,將場景的想像融入策展發想,當走入展覽,也是進入林心恬的奇想。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成為馬戲藝術家,是我人生最浪漫的一件事——女子馬戲梅芷菱
作品跟隨這群馬戲女性一起成長,她們不只成為夥伴,也一同學習、接觸性別議題、關注多元文化,學習或成為女性主義者。梅芷菱將這些珍貴的靈魂蒐集,放入作品,隨著時間重複調味。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設計師洄游太麻里,打造一個解憂的故鄉——洄洄山林地方設計
右鍵點選「新增資料夾」,再用成堆的工作檔案把它塞滿。現代人的工作大抵離不開電腦與螢幕,但幸好楊文廣、范雅婷和王芷涵創立「洄洄山林地方設計」時,身邊還有整座金針山作陪。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