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波瀾壯闊,青海塔爾寺
意外來到青海西寧一睹聞名中外的塔爾寺,這座藏傳佛教格魯派的重要寺院之一,建築形式混合漢朝宮殿與藏族平頂風格,1000多座殿堂、塔院依地勢高低起伏分布在山坡上,此處也是藏族工藝、藏傳佛教文化傳承的重鎮。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筆下的女性,像水一樣生存:2025臺北文學季主題講座紀錄 ——張翎×楊翠×鍾文音
2025年臺北文學季主題講座X非常木蘭紀錄,由享譽國際的華文作家張翎、作品獲獎連連的台灣作家鍾文音與談,跨域學術與創作的楊翠教授主持。背景各異的三位作家,分享文學故事中的女性思維,從個人創傷到歷史傷痕,從女性身體到大地原鄉,印證女人如水一樣生存。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遐邇聞名,敦煌莫高窟
曾埋沒在漫天黃沙中數世紀的莫高窟,位於絲路上的敦煌,此地是中土與西域的交通樞紐。全盛期有將近千餘座洞窟,今僅剩不及500座,仍可以說是世界上規模最宏偉、記錄神與人最壯觀的洞窟。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傾聽都市巨浪的嘆息,為落下的人搭一座橋—— 街頭社工 楊小豌
一身年輕人打扮,不到30歲的社工楊小豌,投身街頭的資歷從大學擔任志工開始,橫跨了近6年的青春。前些日子剛出版《街頭的流離者:一名街頭社工與無家者的交會微光》,她以流離的原因為經,無家者的故事為緯,寫下20幾位她經手過的個案故事。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暖湯系畫家Soupy:用畫筆撫平皺摺,以手作爲她人聚光
「對我來說,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我不放棄,一直畫下去,就會找到出路。』」畫筆,是Soupy跨越低谷的方式,也是她與世界連結、持續前行的力量。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在「陳美玲」展覽,尋找母親的縮影 ──女性與藝術的日常對話
「陳美玲」展覽希望呈現女性面對大環境的生存韌性,她是一位台灣千禧世代母親的化身,期待觀眾從中尋找世代差異間理解的交匯處。本文為展覽教育推廣活動「女性藝術家:跨世代的『陰性書寫』座談會」紀錄。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