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我不是不孝,只是在學怎麼重新當女兒——專訪《長女病》作者張慧慈
2025年出版的《長女病》,召喚出許多藏在家庭、社會、職場默默扛責的身影。作者張慧慈出身藍領家庭,苦讀進入台大社會研究所,一路以來運用社會學與心理學覺察自我的經驗,重新學習怎麼「當女兒」,把自己養回來。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在焦心與麻木之間,留一道呼吸的縫隙——與余佳容心理師走過末日創傷的內在路徑
社會永遠不會停止動盪,新聞不會停止湧入,我們無法期待世界變得完美,但我們可以練習變得柔軟──不那麼緊抓,也不那麼逃避。 或許,我們活著的藝術,就是學著怎麼在心痛與麻木之間,留下一道可以呼吸的縫隙。 那裡,是我們的中間地帶。 是我們真正與世界相遇的地方。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讓理解與平等不再只是紙上承諾,而是日常中可觸可感的現實──2025 大阪關西世博 Cartier 女性館
025年大阪關西世博會的眾多展館中,令人難以忽視的Cartier女性館,是一座為女性而建、由女性而生的建築,靈感源於京町家——那種細緻、親密、流動的空間形式,承載著生活與情感,像極了女性自身所蘊含的柔韌與深層力量。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從自嘲到自信:變裝皇后百百的成長之路
變裝,有些人是為了娛樂,有些人是為了藝術,而對百百來說,變裝是一段「自我發掘」的旅程。風格多變的他,總是樂於挑戰各種可能——不論是中式、西式,抑或搞笑角色,他都全力以赴,展現屬於自己的風采。對他而言,國際百變天后鄧百百的風格,就是「百變、華麗、有魅力」!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傾聽都市巨浪的嘆息,為落下的人搭一座橋—— 街頭社工 楊小豌
一身年輕人打扮,不到30歲的社工楊小豌,投身街頭的資歷從大學擔任志工開始,橫跨了近6年的青春。前些日子剛出版《街頭的流離者:一名街頭社工與無家者的交會微光》,她以流離的原因為經,無家者的故事為緯,寫下20幾位她經手過的個案故事。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暖湯系畫家Soupy:用畫筆撫平皺摺,以手作爲她人聚光
「對我來說,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我不放棄,一直畫下去,就會找到出路。』」畫筆,是Soupy跨越低谷的方式,也是她與世界連結、持續前行的力量。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