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我不是不孝,只是在學怎麼重新當女兒——專訪《長女病》作者張慧慈
2025年出版的《長女病》,召喚出許多藏在家庭、社會、職場默默扛責的身影。作者張慧慈出身藍領家庭,苦讀進入台大社會研究所,一路以來運用社會學與心理學覺察自我的經驗,重新學習怎麼「當女兒」,把自己養回來。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傾聽都市巨浪的嘆息,為落下的人搭一座橋—— 街頭社工 楊小豌
一身年輕人打扮,不到30歲的社工楊小豌,投身街頭的資歷從大學擔任志工開始,橫跨了近6年的青春。前些日子剛出版《街頭的流離者:一名街頭社工與無家者的交會微光》,她以流離的原因為經,無家者的故事為緯,寫下20幾位她經手過的個案故事。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在「陳美玲」展覽,尋找母親的縮影 ──女性與藝術的日常對話
「陳美玲」展覽希望呈現女性面對大環境的生存韌性,她是一位台灣千禧世代母親的化身,期待觀眾從中尋找世代差異間理解的交匯處。本文為展覽教育推廣活動「女性藝術家:跨世代的『陰性書寫』座談會」紀錄。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霧台,一個雲霧繚繞的神之鄉
霧台是臺灣唯二以魯凱族為主的鄉鎮,多數的部落分布於海拔1000 公尺,有雲霧之鄉的美名,每到午後總是會開始起霧、飄著小雨,宛如身處仙境之中。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體悟佛法就是生活,歡迎來到菩薩寺——專訪葉本殊
一心向佛的葉本殊,五十歲那年為人生的下半場做了重要決定:辭去屏東科技大學附設獸醫教學醫院工作,全心追隨慧光法師推動台中菩薩寺的宗教志業。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策展是把觸角打開,面向大眾溝通—— 專訪宜東文化創辦人羅健毓
2013 年創立至今的宜東文化,是一間以企劃力為底蘊的策展公司,擅長將看似難以下嚥的議題,透過資料爬梳、田野調查、設計發想,轉譯成貼近場域的展覽,並連結回常民的生活軌跡。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