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光是生命本身就是愛的實踐,《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
這部電影所記錄的海史密斯的人生,可以就是身分與存在的悖論。整部片訴說著不只是她,也是所有人的矛盾,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主客體中拉扯;多數人也不相信自己可以無條件被愛,即便才情如海史密斯,在陽光普照的社會價值中依賴著自己的一線黑。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在遺忘之前》用爺爺奶奶們的記憶拼貼出一座島嶼
島記課程鼓勵學生藉由家族訪談繪製爺爺奶奶、阿公阿媽的肖像畫、開箱家中長輩的陳年舊物、重現家傳料理、深入社區走讀、進行跨國書信交流、在地影像記錄和音樂創作,用藝術抵抗遺忘,讓島嶼與世界連結。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拔除好女人壞女人標籤,做自己的女王——專訪導演朱詩倩
走進婚姻二十年的朱詩倩,在家庭,她是長男的媳婦、楊力州的太太、兩個孩子的媽;在職場,是紀錄片導演,也是影像工作室負責人,主導公司營運及拍片大小事,可是自己呢?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我學設計對社會的貢獻是?——「三重黑色聚落」徐景亭
徐景亭花了近十年時間深耕三重「黑色聚落」計畫,她從有形的產品設計擴及到整個環境,企圖透過設計手段介入,形塑三重的未來。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稻浪上的夢想家》導演蕭菊貞:池上的好,是雙腳扎在泥土裡耕耘出來的
《稻浪上的夢想家》是蕭菊貞導演和她的團隊花了兩年半時間到池上蹲點,所拍攝的紀錄片,影片不談池上美景,沒有讓人垂涎的美食,而是拍下池上人花了二十多年時間翻轉苦情的農村、築夢的故事。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務農時,土地會讓你問自己是誰——專訪慢島生活執行長宋若甄
慢島生活自詡為城鄉視野的交換窗口,以及鄉村移居的移民公司,企圖與外界展現在深溝美好生活的樣貌,接應有心嚮往半農生活的人們步步邁進。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