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生活
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過上任何一種生活
魂生製器創辦人張靚妤
一座為愛構築的量體--「泰姬瑪哈陵」,像一首淒美的史詩,有帝王的三千寵愛與思念,成為恆久而超越時空的詠嘆。READ>
劉鋆:「好吧,我們來辦一個獎,目標是讓很棒的獨立書店讓更多人知道!」,於是台灣首個獨立書店獎就此誕生了。READ>
學廣告出身、卻執著於純藝術,從海安路街道美術館、月津港燈節到漁光島藝術節,台南的質變裡,有杜昭賢不變的執著;讓藝術的創造性與包容性成為城市的光,杜昭賢的熱情,一直安靜地用力著,低調地燦爛著。READ>
每年女性影展都會根據過往一年來的世界脈動定題,回應當代社會的狀態。女影今年來到第 28 屆,在疫情之下拋出了【幻形共生 IMPURE】的主題,在這後疫情及後認同時代裡,談論人與自我,與他人,與整體社會結構的疆界如何鬆動、模糊、重劃。READ>
劉麗珠,財團法人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YouBike執行董事暨發言人,媒體習慣稱她「YouBike之母」,自行車的初始記憶,就是一輛童年中的大鐵馬。READ>
隨著「地方創生」的口號,出現了「地方創傷」的調侃與反思,《一起走》是一本「每場地方創生都會遭逢的可愛失敗日誌」。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