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小漁村裡,發光的有機文蛤——青農返鄉「打寶蛤」楊宜樺
回到彰化那片伴隨潮聲與海味的小漁村。從堅實平坦的水泥地跨入鬆軟的泥濘,楊宜樺換上寶藍色的polo衫,套上樸實的雨鞋,回到那片養育她們一家三代人的土地。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來到頭城,我學會自由是自己給的—— 專訪白磚屋聚落「Kakahong 甜點 x 手作」主理人芳瑜
在台北土生土長的芳瑜,在城市生活直到 20 多歲,因為愛上衝浪而結識了先生,新婚不久,兩人決定賣掉台北的房子,搬到頭城,到靠近浪的地方。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Fly darlin fly,為了更遠大的夢想漸漸習慣困難—— 專訪鄭宜農,從創作者到創業者
2023年鄭宜農在臉書上宣布成立自己的品牌「邊走邊聽」,創作者之上,再加上了創業者的身份。以獨立音樂人之姿出發,到如今自己做老闆,一晃眼鄭宜農還在寫著、唱著、走著,只是這個她,已經不太一樣了。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把很多善累積起來、表達出來,那就是美: 專訪《PPAPER》創辦人/總編輯胡至宜 Ive
閒暇時光走一趟書店,雜誌架上琳瑯滿目是設計精美的中文雜誌。不過,20 年前的台灣可看不到這樣的光景。要談台灣雜誌美學如何一路進化,便不得不提及《PPAPER》及其創辦人胡至宜。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ChatGPT啊,有什麼是枉然但很值得的幸福?
人們總說被社會主導的人像提線玩偶,但現代人並不是如此,更多人像被衣夾夾住了衣領,一路被載送,不論AI是否將取代人力,跟這條輸送帶只能維持這樣的關係,社會在跟我們玩著若即若離的遊戲。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創作 x 創業 =永續 ——「永晝海濱美術館」讓藝術設計持續上岸
出生成長在不靠海地帶的台北,林書豪落腳基隆正濱漁港,且扎根一年比一年還深。他深入田野,企圖在設計沙漠裡開出一片花園。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