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天生麗質的姊姊
劉昭儀的女人百憂解
曾文珍歷時六年拍攝《逃跑的人》,目光對焦的不只是一群弱勢者,而是有血有淚、有家的人,移工的生命史流進鏡頭,以逃跑移工為主幹,拍出有所追尋的人。READ>
Karen22,在剛離婚面對人生的第二階段時,卻發現她的孩子罹患了淋巴癌三期。小安,當時九歲,因為止不住的夜咳,在急診室的晚上,發現了肺部的一個小陰影,這劇變就此改變了母子的人生。READ>
疫情升溫,外送防疫,環保署於台南市試辦「愛地球環保外送」,串聯循環容器平台「好盒器」與外送平台「foodpanda」,開啟叫外送不用丟垃圾的清爽想像。READ>
12歲到陌生城市讀書,18歲拿全額獎學金出國,很早就獨立的劉育瑄,2020年出版《身為在台灣的新二代,我很害怕》。本書定位為台灣第一本新二代自身書寫,其實在族群標籤下,她想談的是階級與性別...READ>
從板橋、桃園、新竹、苗栗、宜蘭、雲林、嘉義到彰化,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台灣各地的許多小店/平台充滿對人、對土地的理念、真心與創意,就如同「夢想就在 8 X 8」參與的店家,每家店展開都是豐富的情感與故事,期待從中有更多社群連結與合作,讓年輕世代翻轉台灣的力量被看見、感受到,成為這片土地正向的影響力。READ>
山城基隆,荒廢的警察宿舍,7個年輕人自己鋪水泥、做樓梯、漆油漆,辦讀書會、放電影、玩桌遊,思考一間書店能為照顧者做些什麼?他們鼓勵照顧者走出家門,不要一個人孤單。...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