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文 心跟著光走 徐芳筠回到家的原點
by 陳苓云光,照亮了城市,照見自己的心,也找到回家的方向。
2013年夏末,台灣首座光之廟宇——台南風神廟,在眾所期待下點燈揭幕。「看不見燈,但感受到光。」以退為進,讓光線退居配角,烘托百年廟埕的人文價值,在夜色中再現華光。此一「少即是多」的減法哲學,也是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徐芳筠旅外多年、回歸故里後,切身的體會與轉變。
看不慣害怕的自己 善用說故事的溝通力
從紐約第五大道到舊府城台南,徐芳筠洗去高價骨董鑑識拍賣的光鮮亮麗,換上平底鞋走入草根,親自拜會廟公、樁腳、幹事與里民。儘管台語說不輪轉,隻身海外生活18年的徐芳筠,用謙虛及聆聽跨越文化落差,克服格格不入,她笑言:「鄉親與富豪名流都是人,推理念與賣骨董一樣,是用說故事的方式在溝通價值。」
回到故鄉流浪 雲門經驗開啟跨界機緣
基金會創立之初,擔任董事的美學家蔣勳推薦徐芳筠出任執行長。全然陌生的新領域,讓她自忖無力勝任。「幸好聽到林懷民老師的話,使我驚覺這份抗拒來自害怕,而我實在看不慣因膽怯而裹足不前的自己。」於是,她接受了這項工作。一念之差的轉折,來自林懷民在《高處眼亮》新書發表會上分享創辦雲門舞集的初衷,提出「新一代創業者在哪?」的感慨,還有2010年透過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在台灣換宿行腳二個月的經歷,她認真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
女性領導者特質 剛柔並濟整合資源
「光」能載舟,亦能覆舟,照明如何提升生活質感,點亮文化價值,而非破壞環境生態?當國際各大城市都在透過光環境運動尋求美好永續的規畫發展時,中強光電基金會希望以光為媒介,與大眾一同感知思考照明的角色意義。她抱著「想為台灣做點事」的心情,開始投入光環境運動。
但是,該怎麼做?面對公部門、企業方、董事顧問群及普羅大眾的不同期待與需求,徐芳筠展現女性的柔軟堅毅,傾聽和理解後,一旦決定方向,便帶著團隊放手去做。「做沒做過的事,一定有批評,所以就去做吧!試著在侷限中做到最滿,不用害怕失敗。」這中間的折衝、妥協和轉變,她一笑帶過。
把自己放小 推廣第一步:對話及體驗
以普羅大眾為推廣對象,以「感光」的生活態度為活動定調,徐芳筠展開跨界資源整合。舉辦多場光偵探活動、光影工作營,由照明設計師賴雨農、建築專家林大為及建築、藝術、舞台等不同光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帶領民眾發現城市中被忽略的光,觀察照明帶來的改變效應,探索光影與肢體、空間的互動可能。還邀請美學家蔣勳、華人照明先驅周鍊主講「光。美學講座」;與優人神鼓合作山林光影劇場,為觀者創造不同的藝術體驗。
2012年8月,基金會執行團隊動身前往台南,實地探訪全台唯一一座風神廟,與當地居民及社區耆老對話。徐芳筠回憶,當風神廟前的接官亭石坊映入眼簾,壯麗的四柱重簷結構與泉州花崗岩質地,立刻觸動她的中國古董鑑識專業,血液中的興奮感竄遍全身,「我知道,這一定極具歷史價值。」
廟埕變客廳 推廣第二步:光對了,人就來了
300年歷史的風神廟,建於清朝乾隆時期,風神與雷公電母坐鎮,護佑台灣海峽「黑水溝」的來往船隻,宏偉的建築氣勢,名列清代府城八大廟宇之一;廟前雕飾華麗的接官亭,更等同台灣大門,是官員洗塵餞別、恭迎皇帝聖旨的指定地,可想見當年官場迎送場面的壯觀。
然而滄海桑田,繁華沒落後的風神廟,由世世代代在此成長的居民成立管委會,擔任護廟志工虔誠守護。可惜,刺眼的路燈,反而讓歷史風華掩沒在陰影中,眩光形成的照明死角,使得人氣離散,更顯荒涼。
「團隊與周鍊老師拜訪廟公、幹事,他們淳樸、熱情、豪氣,直接得很可愛。」徐芳筠說,對居民而言,風神廟就是根源與血脈,希望能重現昔日「厝邊相招,在廟口泡茶講古聊是非的鄰里人情。」於是執行團隊撤去不必要光源,於廟簷邊角、廟牆底部以投射燈輕巧加光,烘托出古蹟本身建築輪廓,整體環境採用一致性暖白色,將廟埕空間營造為社區戶外客廳,拉近人與廟宇的距離。2012年12月首次光環境示範時,眾人驚艷不已。
以光為指引 點亮心生活
2013年9月,光之廟宇正式落成揭幕。從此每晚六點半至九點固定點燈,全年無休。揭幕音樂會當天,爵士樂與歌者的吟唱隨夜風輕擺起舞,廟埕男女老少或坐或站,圍繞著接官亭牌坊、風神廟,聆聽作家王浩一生動趣味的廟口說書。當年旅行中遇見的台南友人,也成為推廣光之廟宇的有力樁腳。徐芳筠如釋重負:「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一起織夢,能夠實踐,也總算可以繼續下去。」
除了執行既定計畫,各方演講和分享的邀約也不斷增加。從一竅不通,到侃侃而談,徐芳筠用熱情在工作中找到使命感。「無論起伏,重點在心態,不要把問題歸咎於外在環境,而是思考自己能如何應對。」她已從「感光」中體會「讓心跟著光走」的生命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