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調查 缺糧時代,我們更需要無所不醃、無所不漬的農家媽媽

by  環境資訊中心

颱風接連拜訪,全台菜價居高不下,氣候變遷對全球糧食的衝擊顯而易見,如何在有餘糧時延長食物保存期限,以待缺糧之時?農家媽媽們嫻熟的各種傳統方法再度受到重視,但從討論中的《農業基本法》看來,對於台灣女農的輔導支持,仍無相當的著墨。

(你也會想看:李寶蓮 推行友善耕作與土地共好)

農家女性在糧食保存上扮演重要角色,但台灣對女農的輔導支持仍嫌不足。廖靜蕙 / 攝影

過去能源缺乏、沒有冰箱的年代,長輩們得絞盡腦汁延長食物的可食期限。提到傳統食物保存,美濃農會推廣股股長鍾雅倫形容自己的媽媽,只要到手的食材就能無所不醃、無所不漬。但現在冰箱普遍,取代了傳統的食物保存方式,例如肉類保存技術就逐漸絕跡。

 

「以前長輩還會製作香腸、臘肉,還有肝膽,現在完全用買的。」鍾雅倫解釋,這些技術和過去農家養豬有關,現在肉類產製品取得容易多了,無須自己製作。

(你也會想看:人生味蕾|阿嬤的狗母魚酥)

 

用吃維繫地方品種 迎戰氣候變遷

 

種植、收成、發明加工技術保存食物,為了不斷養育、種植保留種原。這樣的動態循環,是千百年來農民順應環境變化,累積出如何因應變遷的智慧淬煉。不過在現代,讓農家婦女持續傳承食物保存技術的關鍵,在於消費者支持。

 

例如,漢人喜歡吃豆豉,客家的豆豉比閩南式的乾燥,別有一番風味。美濃就有一種小黑豆,當地人都稱「美濃小黑豆」,很小很不起眼,為了製作豆豉,農民會保留品種,每年種一些,這些小黑豆代代適應著美濃的氣候,越來越適合在這裡的環境種植,產量就少受氣候影響。而讓農民持續種美濃小黑豆,一群非吃到這種小黑豆做成的豆豉不可的消費者,是最重要的支持者。

 

成大人文社會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鍾怡婷進一步說明,美濃老一輩曬高麗菜乾,隔壁的中年媽媽也跟著做,形成一種風潮,技術就這樣傳承下來了。但若年輕世代不知道怎麼吃這些食品,這些保存智慧、技術,可能會隨著老一輩凋零而消失,豆豉就走入歷史,而美濃小黑豆可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農改場提供的品系。雖然台南3號豆無論外表或功能都類似美濃小黑豆,但能迎戰氣候的挑戰才是關鍵。

 

鍾雅倫說,為了今冬美濃毛豆種植,只有高雄9號可用,經農改場研究員提醒,可能受氣候因素減產。這讓他好奇,何以只有南部種毛豆。進一步得知,原來過去全台灣都種得出大豆,但因進口大豆價格便宜,農民種大豆得不償失,紛紛改種或休耕,原本已經適應各地氣候及環境條件的在地品種也隨之消失不見,農改場研究員提到這段歷史,不無遺憾。(你也會想看:蓄飽陽光的高麗菜乾)

 

農業基本法需要新思維 不因性別影響務農

 

女性在農業與糧食安全的角色如此重要,該不該入法加以保障,曾於今年初立法院《農業基本法》公聽會上激起小漣漪。中華民國農民團體幹部聯合訓練協會秘書長王志文即指出,韓國在農業政策中,大篇幅提及女農的輔導支援,但台灣仍著墨不深。

日韓逐漸重視女性在農業與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並以法令支持。廖靜蕙 / 攝影

鍾怡婷也回顧《農業基本法》歷經十年是否有了新思維,結果只是舊版本的增修,現實上氣候條件越來越嚴苛,農民高齡化導致人力短缺、農家消失只剩下農民等現象,政策面上仍罔顧,或束手無策;而女性角色入法這類新脈絡,各界回應不大。

 

台灣農業一方面面對土地與青年返農嚴峻考驗,但對於願意進入農業的女性,更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鍾怡婷指出,青年務農主要的土地和資金,無論性別,外來者很難租到土地,單身或沒有隸屬家庭的女性又更難。資金方面,跟農會低利貸款,可能對女性農民又有不同的疑慮,例如務農的體力、毅力或迫切性等,對於女性的刻版印象,影響其務農的難度。

(你也會想看:不怕被笑傻 鄒族女農與農藥拚了)

 

各國越來越重視女性務農的角色,聯合國也一再提醒與強調女性在糧食安全扮演不可或缺的地位。不但韓國重視女性在農業的貢獻,日本也因人力短缺,以政策鼓勵女農投入。

 

鍾怡婷指出,台灣女性勞動參與力一向比兩國高,尤其農業女性勞力的投入,這幾年又更明顯。而《農業基本法》是綱領性的政策,指導底下相關法令,成為計畫方向或評估指標以及政策經費挹注的指引。他期待在制定過程中,就能將女性的角色納入,支持農民不因性別而遭遇不同的待遇。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網址 http://e-info.org.tw/node/200547

圖片提供: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org.tw/

文章 1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我們自2000年4月16日起,每日發行「環境資訊電子報」並建置「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污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