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關懷 美好生活未必在都市—「美好花生」的最初衷,是不想一年只能見爸媽6次

by  游婉琪
年輕人回到鄉下得自己創造工作機會。而這個機會,最好是能夠與眾不同。

來到花蓮鳳林,不容錯過的在地好滋味「美好花生」,歷經兩年多時間籌備,終於有了新的實體空間。七年前毅然捨棄都市生活,為了多陪伴家人而返鄉的夫妻檔梁郁倫與鍾順龍把目光看得很遠:下一階段的美好花生,不單提供誠意十足的花生製品,更希望打造成推動食農教育與藝術教育的理想場域。

(同場加映|小店小革命:台灣第一座國際慢城,來鳳林喝花生湯看展覽)

 

 

前腳才踏進美好花生店面,濃郁的花生香氣迎面撲鼻而來。原來在大面玻璃窗、陽光可以輕易從四面八方照射進來的店面後方,隱身著美好花生的加工廠。裡頭員工有的正忙著製作花生醬、有的則忙著包裝出貨,趕在農曆年前處理網購訂單。(同場加映|美好花生的最初:剛起步時的故事)

 

早在青年返鄉潮盛行前,因為留學英國而認識、同樣投身藝術相關工作的梁郁倫與鍾順龍,因為鍾媽媽一句「年紀大了不想再炒花生」,讓他們開始思考,居住在擁擠的都市,從事著世俗眼光中的得體工作,每個月只能返鄉見家人一次的生活,「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什麼是理想的生活?

 

梁郁倫笑說,她的娘家在南投、婆家在花蓮,每個月和先生兩人輪流回鄉探望父母,頻率看似高,但仔細想想,每人每年只能見到自己親生爸媽6次。隨著爸媽年紀漸長,他們逐漸意識到:即使工作上再有成就,將來有一天可能無法繼續跟家人分享。(同場加映|減塑教主洪平珊:什麼樣的活才快樂?)

 

 

起初鍾媽媽提出退休想法時,鍾順龍並未想到自己返鄉接手。當時單純覺得媽媽的花生炒的又香又好吃,又是家裡面自己種、自己採收、自己清洗的,如果媽媽退休了,童年裡花生的美好回憶可能就此消失。

 

為了不讓這樣的情況發生,他四處詢問親友,試圖找到願意和媽媽學習手藝、傳承美好花生的對象。卻發現,在農村裡頭賣花生這件事,對多數人而言,是看不到將來與希望的。當他口沫橫飛說服親友時,常常換來對方反問:「你說得這麼好,為什麼不自己接手?」

 

這樣的提問有如當頭棒喝,讓鍾順龍與梁郁倫心中逐漸萌生返鄉念頭。原本在富邦藝術基金會工作的梁郁倫表示,一直到他們辭去工作、打包好所有行李,準備搬回花蓮的前一天晚上,婆婆還難以置信的打電話來詢問:「你們真的想清楚要搬回來嗎?」

 

 

農村能讓青年安居樂業嗎?

 

兩位年輕人在正值青壯年的35歲返鄉承接賣花生工作,讓爸媽心情百感交集,一方面樂見兒子媳婦陪在身邊,二方面也不免擔心,農村到底有沒有辦法讓夫妻倆就此安居樂業?(同場加映|吳音寧回鄉,讓溪州農村搖滾起來)

 

梁郁倫坦承,搬回婆家初期非常不適應,都市工作繁忙,讓她養成晚睡晚起的習慣,回到鳳林和公婆同住,老人家總是清晨五點就起床,加上公公婆婆總不比親生爸媽,住婆家難免無法與住娘家同樣自在。

 

即使公婆未曾強迫她早起,為了學習炒花生手藝,梁郁倫努力改變作息,跟著婆婆一起清洗花生,炒出香氣四溢的好滋味。為了維持基本收入,鍾順龍則是台北花蓮兩邊跑,一個禮拜在北部大學兼課、一個禮拜返鄉務農。

 

因為鍾媽媽一句「年紀大了不想再炒花生」,梁郁倫(左)與鍾順龍(右)開始思考,住在都市,每個月只能返鄉見家人一次的生活,「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美好花生 / 提供

撥一撥手指頭,鍾順龍表示,今年已經是夫妻倆返鄉賣花生七年半,超越了媽媽賣花生的七年資歷。美好花生也從最一開始的炒花生,逐漸研發出花生醬、花生油、實體店面的花生湯等商品。除了忠實老主顧、重視食安的消費族群外,透過網路行銷,美好花生也在網路上累積了好口碑。

 

理想生活,就像好吃但「不成熟」的花生醬

 

梁郁倫表示,一開始想做花生醬,是發現光憑炒花生實在難以維持基本營收。早年婆婆賣炒花生,也是因為台灣加入WTO後,全台各地農業迅速蕭條,換農機如換手機的勝景不再;為了填補從事農機具工作的公公的收入缺口,婆婆才開始加工自家種植的花生,以回收寶特瓶裝販售。

 

 

成立美好花生品牌後,為了避免消費者衛生疑慮,炒花生包裝改成玻璃瓶裝,加上客家花布,讓美好花生的意象更成熟。然而炒花生卻沒有因此漲價,成本全由兩人吸收。梁郁倫解釋,當時她才剛接手,如果一開始就漲價,難免引來顧客負面觀感:婆婆以前都這樣賣,換成媳婦才學沒多久就想漲價。

 

正因如此,她把目標放在開發新產品。因為喜歡吃花生醬,便嘗試用自家花生研磨,起初經驗不足,還不小心燒壞一台要價上萬元的研磨機。因為對產品的堅持,已經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最後研發出來的花生醬,分成有糖、無糖、顆粒、滑順四種組合,不僅可以抹吐司,還能拿來做炸醬麵,成為了美好花生主力商品。

 

 

 

美好花生醬正式推出前,兩人曾經拿給嘉義大學食品科系教授試吃,換來了「好吃但不成熟」的評語。原因是美好花生醬沒有任何添加物,保存期限自然短,在食品系教授的眼裡,這樣的商品難以大量製作、存放甚至外銷。然而對兩人來說,這樣的花生醬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

 

梁郁倫說,早期農村社會冷藏系統不發達,人們不會什麼東西都丟冰箱,也不會覺得食物都可以放好幾年。對美好花生而言,為了不含添加物而犧牲保存期限是一種價值判斷,他們希望以此教育消費者:食物就該趁新鮮食用。

(同場加映|真食開餐廳,無添加也能這麼美味)

 

在農村自己創造工作機會,要與眾不同

 

坐在去年底剛開幕沒多久的實體空間裡,未滿週歲的女兒在梁郁倫與鍾順龍懷裡時而嬉笑時而哭鬧。看著如今造訪美好花生的客人,不必再帶著困惑眼神,懷疑自己是否誤闖民宅買花生,鍾順龍表示,一路走來這些都在兩人的計畫內。雖然並未偏離夢想軌道太遠,卻受限經濟壓力、農村人力難尋等因素,讓前進步伐比當初設想慢了不少。

 

 

 

如今美好花生終於邁向新頁,結婚多年後兩人也終於有了下一代。肩頭的負擔更沈重了,不管是高達2000萬元的貸款,還是5名員工和家中新成員,這些都促使他們一刻都不能鬆懈。

 

梁郁倫說,兩人返鄉的初衷是傳承美好滋味,但創立品牌後,看著農村人口持續老化,農地上種植出的農作物,再大量也換不回買下這塊農地的金額。他們憂心:人們多數選擇以購買有機農產品、有機小農加工品來支持台灣農業、關注食安議題,最辛苦的下田生產卻很少人說「這個我來」?

 

鍾順龍強調,美好花生希望能夠「在資本主義底下作社會主義的事情」。早年青壯人口離開農村到都市裡尋找工作機會,如今年輕人回到鄉下得自己創造工作機會。而這個機會,最好是能夠與眾不同。

 

 

 

 

他舉例,實體空間開幕後,常有人問他怎麼不賣咖啡?在鍾順龍眼裡,如果要賣咖啡,即使投入了大量時間人力,也只能做到跟市面上等級差不多的咖啡,既然如此,他寧可把資源花在比較少人做的事。

 

美好的一天 也可以從花生香開始

 

以台灣現行農業技術條件來看,要大量種植出有機花生可說是難上加難,主因在於採收花生的機器一旦遇上雜草便無法運作,仰賴大批人力採收的花生相對售價提高,消費市場難以買單。美好花生現行的折衷作法,是採取「慣行農法減量」,減少噴灑農藥的次數,在現實與理想間取得平衡。

 

未來五年內,美好花生盼能打破外界對於農村產業的僵化界線,讓農村除了生產農作物,也能成為食農教育與藝術教育的場域。對於鍾順龍與梁郁倫而言,新階段的美好花生就像是從零開始,但他們已經做好蓄勢待發的準備。

 

 

圖片提供:
美好花生

游婉琪

游婉琪

文章 37

游婉琪,花東新移民,曾任平面媒體文字記者,恢復自由之身後持續爬格子,目標每天都更靠近山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