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wannabe 翻轉宅男世界 程式圈女力爆發
by 王則文empower女性技術力,改變資訊圈生態。
寫程式、當工程師,聽起來就是一個宅男的世界。然而走進「WoFOSS」的聚會中,一群聚精會神討論程式碼的參與者,卻完全是女性身影。「WoFOSS」是台灣女子自由軟體工作小組 (Women in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in Taiwan)的縮寫,成立於2010年。五年來致力於在開放源代碼社群(簡稱開源社群)中,展現女性的影響力。
開放程式碼 也要開放性別界線
開放源代碼社群是提倡開放軟體原始碼,供大眾研究、修改及再次發表,以共享知識概念,打破隔閡、促進發展的程式研究社群。「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除了被譯作「開放源代碼」,也有「開放原始碼」或「自由軟體」等說法。資訊背景出身的WoFOSS發起人楊士青,學生時代便特別關注性別議題。進入職場後便結合興趣與工作,在開源社群內組織女性專屬社群。
開源社群為何需要女性專屬社群?這是WoFOSS起步時常常面對的質疑。特別是在男多女少的開源界,很多人擔心這樣的組織,會把僅存的女性成員吸走。然而,楊士青認為,透過這個社群來建立讓女性安心的環境,反而能夠改變男女比例極度不均的現象。
因為是少數,資訊圈裡的女性總是「備受矚目」。楊士青以台灣的開源社群為例,指出在相關活動中,「正妹梗」無處不在。展示攤位的服務人員要正妹、開發專案的目的是在網路上搜正妹、活動紀錄照片也拼命拍正妹。這樣的文化雖然並未不歡迎女性加入,卻無疑形成令人卻步的壓力。追根究柢,仍與「女性擅長文科、男性擅長數理」的刻板印象有關。
楊士青以她所就讀的師大資訊教育學系為例,2006年改名為資訊工程學系後,「教育」與「工程」二字之差,入學新生的女性比例立刻從三成降至一成。在校期間,女學生獲得的特別待遇,有些看起來像特權,例如分組報告時,男同學自願分走較困難的工作,但這卻讓她們失去學習技術的訓練機會;相反地,有時為了避免不公平的爭議,教授對女學生的要求反而特別嚴苛。因此,許多女同學乾脆選擇隱藏女性特質,故意打扮邋遢、模仿男人行事作風,好在這樣的環境裡生存。
別再搜正妹 搜色狼更有梗
程式語言的理解與運用,本質上並不因性別而有差別。但在WoFOSS的聚會中,女性有更多機會透過資訊軟體對關注的議題做回應。今年初的一場駭客松 (Hackathon,一種參與者會花上1-2天,集中精力撰寫程式的活動) ,WoFOSS的成員就試著創作了「色狼地圖」APP,讓女性可以標註性騷擾或性侵案的發生地點。比起搜尋正妹的APP,這樣的專案當然更吸引女性的投入。
此外,WoFOSS會優先邀請女性講者,增加女性程式人的表現舞臺。活動宣傳時,也特別加註歡迎帶小朋友參加,以免女性一旦結婚生子,就必須被綁在家中,跟社群脫節。
觀察歷年活動參與名單,楊士青發現,大部分的WoFOSS聚會參與者,是第一次接觸開源社群。可見,女性專屬的程式聚會並未搶走既有女性人口,反而成為女性初次接觸程式圈的動力及入口。「許多過去不敢參加相關聚會的女性,因為WoFOSS而開始參與開源社群,建立自信與興趣後,自然有更深更廣的接觸。」
除了打造友善女性的程式社群文化,2015年WoFOSS成員也在宜蘭壯圍國中策辦了「Make Game」的營隊,引導學員練習製作小遊戲,為資訊教育向下紮根。從無到有撰寫程式對國中生而言困難度較高,因此課程中使用圖形化程式設計軟體「Scratch」,以滑鼠拖拉方式,像積木一樣把不同程式碼拼在一起,形成完整結構。藉此,楊士青期望在中學階段建立女生對程式設計的自信與興趣,未來不再受限傳統觀念,將資訊工程視為畏途。
聯手台灣維基 點燃科技圈女子力
為了維持社群黏著度,WoFOSS最初並未公開招募成員,而是透過口耳相傳、相互引介。隨著一切漸漸步上軌道,楊士青開始讓夥伴接手社群運作事務,未來可望透過網路宣傳力,讓更多對資訊程式有興趣的女性能接觸到這個管道。而她自己,則希望能從事更多倡議工作。例如與同樣提倡知識共享精神的台灣維基百科,共同合辦「薇姬的房間」每月聚會,訓練一批維基百科女性寫手,推廣女性書寫,擴大女性社群影響力。
根據美國在2012-2013年間的統計,資訊相關科系的畢業生中只有18%是女性;職場上的專業資訊工作者中,卻有26%是女性;多出來的女性工作者,可能是熱愛這個領域、可能是為了找工作而不得不進修。楊士青指出,她們不是科班出身,都能訓練到上線工作,若是能進入學校得到完整訓練,或許有更好的成就。WoFOSS從empower女性的技術力做起,就是期望為資訊圈生態帶來改變,讓更蓬勃的女性參與,為刻板印象中的宅男世界注入全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