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文 考進北一女變吊車尾,是閱讀的快樂讓她沒有放棄自己,及這群花蓮的孩子

by  游婉琪
從小兒科醫師的觀點來看,推動親子共讀其實是種預防醫學。

生於緬甸、遠赴花蓮偏鄉行醫將近20年,花蓮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朱紹盈,看見這裡的孩子是弱勢中的弱勢:有寶寶被喝醉酒的父親壓扁差點丟了小命、有年輕媽媽送到醫院生產時酩酊大醉、還有幼兒的排泄物裡被檢驗出一堆報紙跟雜草。

 

從自己克服學習挫折的經驗中,她深知閱讀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決定在東台灣做一場「閱讀夢」:走訪花蓮北中南各鄉鎮角落,結合文字和影像出版「閱讀尋寶圖」,並打造閱讀資源平台「聚落書坊」,希望帶領父母陪同小朋友按圖尋寶,透過閱讀看見全世界。

比起單純鼓勵孩子閱讀,朱紹盈(左)認為,親子共讀效益更大。朱紹瑩 / 提供

從緬甸到台灣 有書為伴度過低潮

 

朱紹盈的父母是雲南人,國共內戰發生時,舉家遷移到東南亞避難。父親經商,常購買各地書籍回家,她的童年未曾缺乏過閱讀資源。直到考進北一女,過去在緬甸名列前茅的她,到了台灣居然變成班上的吊車尾。所幸童年累積的閱讀能量,讓她還有作文這項強項;校方提供的補救教學,更令她深感自己並沒有被放棄。

 

考上台灣大學醫學系後,朱紹盈說自己很幸運,遇上醫學教育改革,系上開始強調小組討論式學習,讓她從大三開始慢慢跟上同儕程度。這樣的求學經歷,成為她推動偏鄉閱讀的動力。朱紹盈深信:每個孩子都有潛能,只是需要時間開發,絕不能因為一時無法適應,就放任他們隨波逐流。

(你也會想看:為你朗讀 支持書店到需要的偏鄉)

朱紹瑩(左一)與夥伴合力繪製閱讀尋寶圖,完整收錄花蓮14個閱讀空間的開放時間、交通資訊及週邊景點,鼓勵家長帶領孩子一同前往。朱紹瑩 / 提供

畢業後,朱紹盈與另一半先後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不同於周遭來來去去、無法久駐的醫師,在偏鄉扎根的她,看見這裡的成長環境與都市的落差有多麼巨大。回想自己學習過程享有的資源與幫助,不禁捫心自問,能做些什麼?

 

醫生有話說 閱讀有助腦神經發展

 

作為小兒科醫師,朱紹盈很清楚,臨時床實驗分析已證明,閱讀時腦部神經開始運作,讓精神處於專注狀態。電視、電腦等多媒體的各種聲光效果,一秒就閃過十幾組影像畫面,強烈刺激下,讓腦部神經處於被動狀態,久而久之神經功能開始下降,情緒也容易因此焦躁不安。

 

看電視、滑手機和閱讀,哪一種對孩子比較好?她無奈地說,聰明的媽媽的確知道如何選擇。但在花蓮,許多家長根本無心也無力去關懷孩子。

 

「給孩子一雙翅膀,讓他自己去改變世界。」為了改善現況,朱紹盈替新手媽媽衛教時,特別強調親子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只要家長認同理念並且簽下「賣身契」,願意每天花十分鐘說故事給孩子聽,她就自掏腰包送十本書作為鼓勵。

(你也會想看:台東熊店 陪孩子畫出自信)

 

 

 

她也集結一群理念相同的夥伴,包括慈濟大學醫學系、傳播學系、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學系的師生,以及東華大學學生、O’rip工作室的朋友等,費時將近一年,走訪花蓮縣內的兒童圖書館、兒童書店、繪本館、玩具圖書館等據點,拍照並做文字記錄,繪製出一分充滿童趣的「閱讀尋寶圖」,完整收錄花蓮14個閱讀空間的開放時間、交通資訊及週邊景點,鼓勵家長帶領孩子一同前往。

(你也會想看:小樹的家繪本咖啡館 都市裡的閱讀綠洲)

 

親子共讀  節省社會成本的預防醫學

 

比起單純鼓勵孩子閱讀,朱紹盈認為,親子共讀效益更大。一來可以增強親子關係,讓家長在陪伴過程中,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二來小朋友可以從中學習表達技巧。常有家長分享,親子共讀到後來,變成孩子搶著說故事給大人聽。

 

共讀的重點不是讀了多少書、讀了哪本書,而是過程中無形培養的親子互動氛圍。就像媽媽肚子裡的寶寶所處的溫暖狀態,親子共讀的溫馨氣氛,連接孩子的神經中樞,有助於安定情緒,不易起伏暴衝。此外,閱讀不只是閱讀文字,有時閱讀風景、閱讀人,也是一種閱讀模式;喜歡閱讀的人可以在書中找到典範,無論是一件事、一個人或是一個情境,都能成為面對真實生命的正面能量。

 

沒有從小接受閱讀訓練的孩子,通常從16個月大開始,腦部神經發展開始落後,進入小學後,只能接受補救教學,學習信心也容易遭受打擊,最終淪為輟學高風險族群。因此回到醫生本質上來看,推動親子共讀其實是種預防醫學;成長環境危險因子愈多,生病機率越高,反之政府若願意從小投資孩子的教養,未來可節省至少七、八倍的社會成本。

(你也會想看:窮小孩活該念書不如人?日本這樣翻轉現實)

 

 

 

朱紹盈也協助社區與校園培訓說故事媽媽。不過她強調,「找我教人說故事,一定只教跟健康有關的故事繪本。」曾經有家住玉里的孩子半夜發燒,凌晨三點轉院到慈濟,肚子已經嚴重腫大,查看之下才發現是被恙蟲咬傷,然鄉下地方許多家長不知道被恙蟲咬到的危險。於是她將臨床經驗出版成「蟲蟲危機」繪本,讓親子透過閱讀,認識生活周遭可能出現的「蟲蟲危機」,避免延誤就醫。

 

整合資源  讓偏鄉動起來

 

即使工作繁忙,年近50歲的朱紹盈依然活力滿滿,每天六點起床、九點半入睡。每當旁人好奇醫師工作繁忙,怎麼還有時間推動偏鄉閱讀?她總是笑著回答:「每當我下定決心想做好一件事,就會出現許多菩薩來幫忙。」

 

朱紹盈表示,親子共讀最大的障礙是家長,只要能先扭轉家長觀念,後續要培養閱讀習慣並不難。她說自己「臉皮很厚」,只要得知哪邊有管道有資源,就會四處敲門找人幫忙。過去長達15年協助罕見疾病家庭的經驗,更成為她推動親子共讀最穩固的基石。

 

如今,就連宜蘭醫院也希望她能分享親子共讀的推廣經驗。下一個階段,朱紹盈打算與花蓮最多新生兒誕生的門諾醫院合作,讓親子共讀的觸角更深更廣。

 

 

圖片提供:
朱紹盈

游婉琪

游婉琪

文章 37

游婉琪,花東新移民,曾任平面媒體文字記者,恢復自由之身後持續爬格子,目標每天都更靠近山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