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構築傳奇.京都桂離宮

by  黃湘娟

松琴亭。貴族「文化沙龍」。

幽玄,至真,極致之美,京都桂離宮,它是日本重要的文化財之一。

 

桂離宮是皇室家族的別墅,是八条宮家智仁親王的古書院。其設計所蘊含的空間不僅止於美學,是建築與花園共同譜寫的優美篇章。乍看,它低調簡約,卻是處處充滿創意與精雕,自17世紀以來,引領日本現代主義建築與庭院設計思潮至今不墜。

 

智仁親王生於1579年,是荻町天皇後裔,8歲時,因為豐臣秀吉將軍無子嗣而認養智仁親王,作為備位繼承人。豈料有了養子不久,將軍的親生兒子鶴丸卻尾隨而來。

 

如果沒有鶴丸,也許歷史會改寫,也許就沒有桂離宮。而桂離宮正是這位無緣問鼎大位的智仁王子的寄情之處。

 

據載,自幼學習和歌與古典文學的智仁親王,於1615年取得桂離宮這塊約6公頃的土地,首先建造了一棟「古書院」,僅配置四個房間。之後陸續整建庭園,引桂川之水入池塘,在池中搭橋,植栽,建造假山,地面則鋪設碎石與飛石步道。這是王公貴族幻化中的桃花源。

(上圖)御幸門。以厚皮革包覆的柱子與大樑,形塑「山」的意象。/(下圖)外腰掛(即等候處)。17世紀時貴族赴皇室茶會,可在此休息與補妝。

 

1624年,桂離宮實則已具雛型,遺憾的是,智仁親王辭世,未及目睹離園的美。直到1641年,荒廢已久的桂離宮新一代主人,智仁親王長子友忠親王,著手重整父親留下的別業,除古書院外,增建中書院,新御殿。此後,又陸續增建御幸門,御幸道,御輿寄,月見台等。1663年,第三代皇仁親王修建了茶屋,月波樓,松琴亭,賞花亭,園林堂,笑意軒等。

 

離宮的整體構築與庭院規劃,以人工造湖作為核心,「迴遊」是它的發想。每一處轉折,每一景的佈局,都經過精心計算,堪稱日本建築史上的傳奇之作。

 

雖然建造時間不同,但風格是一點點發生變化的。唯其中許多建築工法,因皇室不願公開,自17世紀始,這座位於京都市西郊的離宮,一直予人神秘不可測的形象。

 

「桂離宮」成為一門顯學,緣起於上世紀30年代,德國知名建築師布魯諾.陶特(Bruno Taut)先生參訪桂離宮後,寫下了「桂離宮美得令人流淚」的名言,並用文字論述他的感動,他認為「桂離宮的美學價值超越了形式和外表,已然深入到文化和精神層面。」此舉,喚起了同道們的好奇,兩位同樣是現代主義知名建築師,華特.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先生,勒.柯比意(Le Corbusier)先生,隨後也參訪桂離宮,並在學界形成一股討論潮,從此定義了桂離宮的地位與價值,被視為「日本現代主義園林建築」的先驅,「桂離宮學」也從此而生。

桂離宮平面配置圖/翻攝。

「迴遊式」設計示現了虛與實、隱與顯的獨特趣味。建在高丘的「賞花亭」,有茅草山牆和覆蓋著皮革的柱子,透過窗子可眺望後方山谷,整體貴氣與優雅。「笑意軒」則是一棟外表隱然是農舍的茶屋,前方是泊舟場。「月見台」為賞月而設,以竹子鋪架於木造台上,此手法在日本後續的許多園林中皆可見。「松琴亭」是茶屋中最具代表的量體,山上松柏楓林翠綠成蔭,鄰近的松陰池水面如鏡,是皇宮貴族的「文化沙龍」。三棟連為一體的「書院群」,以「雁形」配置,戶戶面向花園。我們參訪時正值維修期,無緣一窺堂奧。

 

對遊園者而言,腳下的石板鋪路,因為悉心排列,行走間讓人不敢輕易偏離,有排列組合之美,卻失之隨順隨興。在講求「道法自然」的21世紀,顯然與17世紀追求「有為法」的邏輯,是不一樣的思考方向。

賞花亭。有茅草山牆和覆蓋著皮革的柱子。

圖片提供:
張文信、黃湘娟

黃湘娟

黃湘娟

文章 35

1988-2019年,擔任《室內》雜誌總編輯。 70年代曾主編全台第一本空間設計雜誌《家庭裝潢》、80年代主編《流行家飾》雜誌、《當代建築》雜誌。在「空間美學」領域浸潤長達40多年,見證台灣室內設計業開創期的篳路藍縷。 將經驗化約為文字書寫,期間陸續出版三本著作:《談建築說空間》(1989年),《見證台灣室內設計25年》(1999年),《亞歐歷史建築與城市漫步》(2008年)。第一本訪談了14位80年代已獨領風騷的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和建築學者;第二本記錄了室內設計業在台灣的開創與發展;第三本以個人見聞漫談文化、藝術、生活,以及城市美學。 1973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