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溫柔待人,活成愛的本身——巴奈與《巴奈回家》
1969 年生的巴奈,出生時就被取了漢名柯美黛。在那個眾人理直氣壯稱呼原住民族為「番」的年代,父母想到保護女兒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要她講台語。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年節地獄廚房逃生指南
又到了吃年菜的時節!農曆春節,就是各種執迷不悟的食物人設,自顧自濃妝豔抹、卯足勁演出年度大戲的重要黃金檔期。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團圓餐桌之前的年菜抱佛腳
今年讓我們試著以佛系的隨喜自在,妝點每個家庭的團圓餐桌。如何輕鬆料理、又可以大器上桌、還能讓家人餐餐津津有味?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活在城市幻影的雙生花
她與女孩都有繭,只是人生階段不同。如今她在繭裡別有洞天,而台北物換星移,每一眼都僅是似曾相識。人有故鄉,但精神原鄉卻是不斷更迭的。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在煙花易冷的網路裡,誰能活得更真實?
社群讓人們有個錯覺,我們隨時都置身在大廣場的熱鬧中,但一轉身我們獨處時的安靜卻吵到了我們。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