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我學設計對社會的貢獻是?——「三重黑色聚落」徐景亭
徐景亭花了近十年時間深耕三重「黑色聚落」計畫,她從有形的產品設計擴及到整個環境,企圖透過設計手段介入,形塑三重的未來。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為愛構築,泰姬瑪哈陵!
一座為愛構築的量體--「泰姬瑪哈陵」,像一首淒美的史詩,有帝王的三千寵愛與思念,成為恆久而超越時空的詠嘆。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魂生製器創辦人張靚妤: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過上任何一種生活
魂生製器的創辦人張靚妤,她辭職,旅行,返鄉,開設公司,養育孩子,用人生的峰迴路轉,一再擴展生命的可能,一次又一次探問:什麼是生活?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音樂是最初的起點也是依歸——從化學博士到演奏家 許舒堯
許舒堯鑽研學問的初心確實來自「玩」。只是,現在,她是「玩」鍵盤的音樂家,因為好奇,想要探索,她的人生彎彎繞繞,最終在音樂領域,尤其是古鍵盤樂器找到歸依,決定停下腳步深入「玩」下去。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稻浪上的夢想家》導演蕭菊貞:池上的好,是雙腳扎在泥土裡耕耘出來的
《稻浪上的夢想家》是蕭菊貞導演和她的團隊花了兩年半時間到池上蹲點,所拍攝的紀錄片,影片不談池上美景,沒有讓人垂涎的美食,而是拍下池上人花了二十多年時間翻轉苦情的農村、築夢的故事。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創作 x 創業 =永續 ——「永晝海濱美術館」讓藝術設計持續上岸
出生成長在不靠海地帶的台北,林書豪落腳基隆正濱漁港,且扎根一年比一年還深。他深入田野,企圖在設計沙漠裡開出一片花園。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