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關懷 廻鄉農場 找回台灣農村的春天
by 廖智賢廻鄉農場致力於永續農業,推廣有機生活,找到和產業共好的方式。
依山墾種,以貫徹綠色有機耕作的飲食與生活為號召,聚居百餘人共同協力達成。位在苗栗銅鑼、三義及通霄的廻鄉有機生活農場,吸引了很多來自都市的「新住民」,包括三代同堂的家庭、帶著稚子的夫妻、大學畢業不久的年輕人,還有異國人士,他們採用生態農耕方式,在大食堂裡實行自然飲食;鮮蔬鮮果收成時,為訂購者配送到府;還定時舉辦農民市集,用力推廣產品與理念。
與其憂心 不如盡心
食品加工愈來愈盛行工業化,市面販售的許多產品被驗出為化學合成製造,當這些問題浮出檯面,消費者不免膽顫心驚
例如製作樹薯粉,這門學問幾乎失傳,然而廻鄉農場就這麼做。「我們就在社區製作樹薯粉,雖然手製的成本較高,但也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長輩都可以一起投入。」廻鄉的總管曹多柔強調,他們目前致力的不只是有機,更是永續農業,因為農村再生不是環境美觀,必須要落實在生活以及產業,並且取得共好,當產業上了軌道,年輕人才有機會回流,也唯有新血注入,才能夠活化地方、永續農村。
在朋友的介紹下,曹多柔認識了廻鄉團隊創辦人李旭清女士,認同農場的綠色生活自給自足理念,毅然放棄了年薪超過百萬的經理階工作,舟車勞頓兩年,直到2005年「廻鄉」團隊移居到苗栗三義與銅鑼的山裡,她索性進入廻鄉工作,並挑起營運管理之責。
農村有產業 年輕人返鄉
為了實踐並推廣有機農耕的概念,廻鄉團隊來到銅鑼,租下農地開始施作。但租來的農地土壤原不優,起碼要花三年養地,這期間又遇到天候異常,曾有一某年冬季有近二千顆高麗菜被青蟲啃食殆盡,幸好苗栗縣政府推出「有機安全農業推廣獎勵」,對於必須養地恢復土壤品質,無法取得穩定收入的有機農民來說,增加了堅持下去的力量。
廻鄉將有機生活逐步帶入農村,最需要的支援便是當地居民的認同接受並攜手努力。回想起近十年的歷程,理念及溝通上不免遇到挑戰,傳統與創新之間的語絮也從來不曾間斷過,但是李旭清依然信心滿滿,因為儘管在銅鑼遇到了困難,但是她看到了希望,這幾年校園的通識課開始有教授帶著學生來訪及做學期專題報告,外國人來打工體驗及交流,也慢慢出現青年學生願意實習,最後更有人在實習之後決定加入「廻鄉」團隊。
「農村並不是代表落後,這裡是跟得上時代的,我們已經把基礎建設打造好,相信可以讓年輕人在這裡看到機會。」這個狀態也符合了選用「廻」字有旋轉之意的初衷,因為農村再如何發展,若是沒有新世代的承接也只會凋零,李旭清與曹多柔期許未來可以透過年輕人的返鄉,將多元知識帶回農村,而農村有所消化之後,再推動「回鄉講堂」,將力量重新帶進城市,形成良好的循環。
拓展加工品 經費傷腦筋
2014年,廻鄉來到通霄開拓據點「廻鄉有機驛站」,除了既有的觀光體驗導覽,更增設賣店及餐廳。前者是為了協助有機農民解決農產過剩、附加價值低的問題,陳設了數十種在地有機農產加工品,遵循古法製作,提供遊客最放心的選擇;至於餐廳,是以當季的有機食材為主軸,開發具地方特色的蔬食風味料理,採用不高溫油炸,以蒸、燙為主的烹調方式,保留了食材的營養。
農產加工品的研發及製作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迴鄉在通霄新建碾米廠,支出高昂,也讓李旭清與曹多柔傷透腦筋,「有機米不能與非有機米一起碾,所以之前為了配合碾米廠而提早採收,稻子成熟比率低,又加上為了趕工,烘乾的溫度太高,產生很多碎米,量與質均損失。」然而,廻鄉如果不帶動把硬體設備建置完善,也無法吸引當地農民加入有機種植的行列。
尊重食物、尊重農業,就是善待自己,也會養成對環境負責任的態度。「廻鄉」從生活中的身體力行,實踐美好的土地哲學,微小卻重大。如果接觸過「廻鄉」的朋友,都在心中種下一顆種子,並且尋求改變,這些積累將會產生震盪、發揮效應,造就與環境和諧共好的生活方式及農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