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關懷 胡湘玲 力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by  蘇大偉
公民發電和協力造屋,都是在尋找人與自然和解的生活方式。

汗得學社社長胡湘玲,大學畢業那年就參與貢寮反核運動,後來一直研究科技社會學,碩博士論文都與台灣的核能爭議有關。或許也因為這樣的歷程,她的反核之路有著濃厚的人味,強調連結人與居住環境的關係,利用科技而不是被科技所役使。現今,她想以社會企業的力量倡導「自己用電自己發」,促成公民電廠與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

德國生活經驗 深感能源珍貴

汗得學社辦公室位於台北青年公園太陽圖書館暨節能展示館二樓,太陽圖書館暱稱太陽房子,胡湘玲將她在德國學習到的能源經驗,應用在此。太陽房子設計簡約,採用自然建材,主動使用太陽光電來產電,同時被動使用太陽能來節能,實踐太陽能在建築上的有效使用。

胡湘玲1999年在德國取得科技社會學博士,在當地的生活經驗,使她深切體認能源的珍貴。尤其她在2001年買下160年屋齡的老木屋,當時修復時,學習到德國人是如何看待居住環境。她說,德國人最在意的就是住得要舒服,其中的關鍵在於能源的使用,進而有了公民能源概念。

她回想這棟木屋建造時,既沒有電鋸、卡車,當時人卻可以從森林砍伐所需建材、運至工地蓋屋,有賴人群分工合作,各盡其才。胡湘玲認為這就是協力造屋的概念,所謂DIO ( Do it Ourselves ),有別於傳統的 DIY ( Do it Youself )。

實踐協力造屋 建立互信互助

2002年,胡湘玲在網路上看到台灣921災區重建報導,想到一位德國朋友,每年夏天有三個星期在白俄羅斯以勞動度假形式與車諾比核災災民一起進行重建。她因此在網路上發出招募信號召志工,前往921災區協助重建。

預估只需十五至二十位志工,熱情卻從世界各地蜂擁而來,收到上千封回信。胡湘玲挑選一百多名志工,一梯次一星期,分四梯次在南投縣潭南社區完成災區重建工作。志工朋友與潭南村民合作,蓋起一棟棟房子,象徵彼此互信互助的友誼,她稱這些房子為「友善的房子」。

汗得(Hand)學社就是在協力造屋理念下創立的,透過人與人之間的對話,用雙手實踐另類可能但人道的,與自然和解的生活方式。有鑑於台灣自21世紀開始對節能減碳觀念的注重,2011年胡湘玲透過太陽房子體現節能自產的能源概念,建造過程中與建築師溝通、合作,透過德國能源顧問試算,成功達到預期節能80%的成效。

張清華與郭英釗所屬的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長期投入綠建築,北投圖書館即出自兩位建築師的設計。胡湘玲與其合作當中,發現雙方理念一致,台灣也有所謂綠建築的九項指標,但在建造過程中,方式有所歧異。台灣在綠建築觀念上,仍是在木造建材的使用上。材質並非綠建築的決定因素,須經過工業化製程,使建材能符合各項節能標準,才是綠建築的核心。

胡湘玲指出,台灣建材由於市場因素,大部分未經過工業化製程,並不利綠建築的推廣,當時建造太陽房子時,便從國外進口符合節能標準的建材,使其能達到節能自產的目標。

太陽房子興建完成,胡湘玲與台灣建築界的相互學習是最大的收穫,汗得學社也有推廣能源教育的基地,培訓講師、招募志工,在二樓的節能展示館示範所謂的綠建築的建造過程,與節能減碳的原理。

推廣公民發電 創造和諧生活

由於協力造屋理念的成功實踐,加上政府在2009年制訂公布《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使胡湘玲有信心將事業擴展到公民發電,提出所謂「自己用電自己發」的理念,推廣太陽光電。

 

選擇太陽光電為再生能源推廣物件,主要由於目前輸電網絡由台電掌握,胡湘玲根據《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8條規定,將太陽光電生產出來的電力,以躉售電價回輸電網。

胡湘玲分析,國人每人每年所需用電為1200度電,依台灣的日照條件,投資一千瓦太陽光電,平均年產1200度電,其發電壽命超過20年。一般人投資太陽光電裝置每股10萬元,在日照與面積(20-100)坪配合條件下,一年可生產3-10千瓦,與台電簽約保價收購20年(每度7.16元),扣掉每年約4%管理費用,每年保證獲利2%的股息。

公民發電要的是一個大家都可以參與的方式,如同協力造屋理念,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屋頂出屋頂,是個人依照自我條件參與的社會企業。民眾手上有資金可參與投資,每股10萬元;若有空閒餘力,亦可加入志工行列,以協力造屋方式投入太陽光電裝置的建設;或是民眾居家有較大的屋頂空間,也可請汗得學社評估是否適合興建太陽光電裝置。胡湘玲認為,唯有透過全民參與,達到能源自主,才可能創造一個人道又與自然和解的生活方式。

圖片提供:
台灣汗得學社

蘇大偉

蘇大偉

文章 5

就讀高中時玩攝影,曾經夢想拿著Leica當戰地記者,拍出足以留名普立茲獎的歷史一幕。升上大學念的是文史,開始研讀文字,爬梳在故舊檔案紙卷之中,學習怎樣看待這個世界。大學畢業後到出版業當助理一年,深感實力不足,也難捨對文史研究的喜愛,回到學校就讀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時,清楚認識自己並無繼續深造的潛力,決定重拾利用文字和影像記錄世界的初衷,先是在電視台工作,後短期任職於行銷公司,倚靠鍵盤跟相機逐步完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