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wannabe 醜蔬果不是垃圾,是商機!

by  黃沛云
讓友善耕作的內在美食材,取代施打化肥農藥而成就的「美麗」農產品。

你知道一個人每年製造出來的平均廚餘量有多少嗎?96公斤。如果你是一個體重48公斤的人,一年製造的廚餘量,等於是兩個你的重量。

 

太彎曲的小黃瓜、不夠翠綠的蘆筍、過輕的紅蘿蔔,這些在歐盟蔬果制度下,都無法進入市場,而是直接被送入垃圾掩埋場。在台灣,大量食物尚未進入產銷鏈,也一樣被丟棄。

(推薦你:吃無毒喝有機 營養午餐的食育課)

 

 

隨著食物價格不斷上漲、糧食浪費問題備受抨擊,2009年歐盟開始放寬蔬果外觀標準。法國第三大連鎖超市Intermarché率先推出「醜蔬果計劃」(inglorious fruits and vegetables/ Fruits et légumes moches),英國、澳洲超市紛紛響應,賦予醜蔬果有個性的名字、包裝成特立獨行的形象,鼓勵消費者做出不同選擇,結果大受歡迎。

 

醜蔬果大翻身 打破外貌迷思

 

這波浪潮也傳到台灣,在校園發酵。七名橫跨農業資源、社會科學、行銷傳播、財務金融背景的學生,因修習「社會經濟組織的創新與設計」課程,組成醜蔬果大翻身團隊,去年三月在台灣大學「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有機友善格外品粉絲見面會」市集,把扭到腳的地瓜、長雀斑的橘子、黑眼圈的檸檬、磨破皮的芭樂、撞到頭的南瓜、曬太黑的香蕉,介紹給逛攤位的民眾。

熱血學生組成醜蔬果大翻身團隊(左起為:劉宇瑄、張可盼、戴劭芸、林宜蓁、林志煒、陳彥利),關注剩食浪費議題。醜蔬果大翻身 / 提供

醜蔬果大翻身團隊中的一位學生劉宇瑄說,拜訪友善耕作農友後,發現不使用農藥、化學肥料栽種的作物,有三成因尺寸過大、過小或是形狀歪斜、賣相不佳,被市場淘汰為「格外品」,丟棄在農田當堆肥。但格外品除了賣相較差,其美味、營養價值絲毫不減,於是他們讓民眾親手將醜地瓜磨成地瓜泥、做成地瓜球,提供現打醜蔬果飲品,透過體驗消弭刻板印象。

(推薦你:小間書菜 田園裡的書香味)

 

 

 

格外有意思 把淘汰品變美食

 

課程中另一組同學王馨妤與陳其農,也用體驗的方式來討論醜蔬果浪費議題。「當100萬顆檸檬變成100萬顆檸檬塔,大家還會覺得它們很廉價嗎?」兩人創立「格外有意思」團隊,利用校園閒置空間成立工作室,將產量過多或因天氣變化導致食材過熟、凍傷,大盤商不願收購的格外品,製成可隨季節更換內餡的鹹、甜派餅。

「格外有意思」將醜蔬果製作成派餅,挽救格外品被丟棄的命運。格外有意思 / 提供

例如今年收到一批外皮較多黑點、酸度較高的枇杷,他們做成手工果醬,放入乳酪派中販售。過大的南瓜、凹凸不平的馬鈴薯、中間空心的高麗菜等,可做成鹹派餡料,以新鮮蔬果取代高比例的糖。有機無毒的格外品也省下備料上的麻煩,不削皮清洗乾淨直接烹煮,營養價值更高。

(推薦你:勾起回憶的藍帶甜點)

 

 

王馨妤說,很多人覺得食物浪費離自己很遙遠,其實賣場、超市大量進貨時,便已丟棄了過熟腐壞的蔬果;更前端一點,農夫將產品送至批發市場前,已在田間篩選一次,淘汰掉外貌不佳的產品。環環相扣的產銷鏈,每個人都有意無意造成食材的浪費。

 

翻轉舊觀念 產地、通路、餐桌三贏

 

究竟,醜蔬果有機會成為一門與社會、環境共好的生意嗎?法國Intermarché超市的醜蔬果,除了以市價的五到七折販售,也做成蔬菜湯、果汁等產品,幾十噸的備貨量三天內就銷售一空,不僅每間門市平均賣出1.2噸醜蔬果,還吸引比平常多24%的人潮。

 

在葡萄牙經營農莊的狄亞斯(Paulo Dias)每年生產約29萬台斤蕃茄,供應給當地最大的連鎖超市,但其中約7萬2千台斤的番茄因為顏色、大小、果皮狀況等因素被送進垃圾場。現在這些番茄都由索瑞絲(Isabel Soares)創辦的「醜水果」公司半價收購,其實品質和超市賣的一樣好。

(推薦你:包青天蔬菜包 為健康逐夢)

 

 

索瑞絲認為,歐洲長期經濟不景氣,醜蔬果一定有市場。剛創業時,當地農民其實不大願意把不合格的蔬果賣給她,也不相信有人會買。然而,隨著在地居民的熱烈響應,「醜水果」開始逐漸發揮影響力。

 

減少浪費 每個人的選擇都是關鍵 

 

台灣的「醜蔬果大翻身」團隊在市集亮相後,成功透過flyingV募資新台幣11萬元,為醜蔬果成立電子商務平台,也舉辦手工果醬工作坊回饋出資民眾,並推廣企業認購,將格外品作為員工禮品、會員贈品。只是網路平台經營不易,隨著課程結束,團隊的下一步仍在思考中。

 

 

 

即將畢業的馨妤與其農,繼續在小農市集擺攤販售醜蔬果派餅,與企業、政府及教育單位合辦體驗講座,努力為「格外有意思」找出可行的商業模式。未來,她們希望能將烘焙工作交由專人負責,把更多心力放在食物農業議題的教育推廣上。

 

新世代的熱情,讓醜蔬果議題在台灣開始被注意,仍需要更多的討論與創意加入,才可能促成改變。期待有一天,友善耕作的內在美食材,比施打化肥農藥而成就的「美麗」農產品更受歡迎,創造消費者與土地的雙贏。

 

 

《非常木蘭》LINE好友 @verymulan】
多一個管道掌握女力資訊,收看女力故事,加入《非常木蘭》LINE好友,就對了。
方法①點連結 https://goo.gl/hhNgXw
方法②搜尋好友:@verymulan
方法③掃描QRcode↓↓↓↓↓

 

圖片提供:
醜蔬果大翻身, 格外有意思

黃沛云

黃沛云

文章 7

學生時期喜愛用雙輪、雙腳上山下海,穿梭大自然;畢業後期待用採訪、寫稿探索自我。而後才發現,原來一直以來所尋找、遊歷的,早已是自己所熱愛的天地。在山林、田地間找到心靈平靜的喜樂;在言談、書寫中反思生命的價值。希冀在短暫旅居生涯中,多為農地、環境傳遞一份訊息、一份和諧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