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創新 苦茶油PK檳榔園 口腔健康現陽光

by  李玉玲
廢檳榔園改種油茶,為口腔癌防治及水土保持盡一份心。

今年,服務顏面損傷朋友的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開啟新「事業」版圖:賣苦茶油。

 

限量1200瓶的「陽光苦茶油」,開春低調上架,靠著口碑短短一個月賣出近千瓶,向完售目標前進。

 

陽光基金會賣苦茶油不是為了賺錢,背後有著比賺錢更遠大的目標:「為檳榔廢園轉作而創設。」(另一款存善念的好油:秒買秒退後 細粒籽小油行的逆襲)

5200公斤不施農藥及化肥的陽光苦茶籽,期望翻轉檳榔園的命運,種下永續與善念。

四萬公頃檳榔園 口癌防治隱憂

 

衛福部統計,口腔癌、口咽癌及下咽癌高居台灣男性腫瘤死亡原因前幾名,陽光每年服務1500位口腔癌病友,大都是正值中壯年的勞動男性,家中重要經濟支柱病倒,全家生計受影響。為了宣導口腔癌防治,陽光除了推動及早篩檢,戒除嚼檳榔、抽菸、喝酒習慣,一直思考還有什麼更積極的預防性作為?

 

陽光副董事長陳淑蘭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檳榔果實列為一級致癌物,但2013年統計顯示台灣檳榔栽種面積仍有四萬多公頃,70%以上種於山坡地。這不但影響口腔癌防治工作推動,檳榔樹根系淺,也不利水土保持。不論從國土復育或國民健康觀點,廢除檳榔栽種都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但要說服農民廢耕檳榔,必須創造出替代栽種作物,讓農民看到新的生機。」正當陽光思考檳榔廢園的切入點,台灣爆發一連串食安風暴,素有「東方橄欖油」之稱的護胃保健聖品苦茶油,近兩年又受到注意。同時,《看見台灣》紀錄片空拍鳥瞰國土的實況,讓前行政院長江宜樺驚覺此事的嚴重性,責成農委會研議推動檳榔農轉作,2014年核定實施「檳榔管理方案」四年計畫,鼓勵山坡地農牧用地檳榔廢園,轉作油茶等作物可獲得補助。

 

南投實驗農場 給檳榔農利多

 

有了政策補助的有效誘因,陽光去年成立事業小組,計畫以三年時間推動「檳榔廢園轉作苦茶」計畫。陳淑蘭表示,陽光目的雖不為賺錢,但社會事業要長久,絕不能只靠「感動行銷」,因此,「陽光苦茶油」不做半調子,而是以最高標準自我要求。五人事業小組除了陳淑蘭等三位陽光董事,還找來一位農業專家及農業輔導專業經理人。去年,走訪油茶產地、榨油廠、傳統油行,一步步充實這項產業的專業知識。

把握好天氣,苦茶籽採收後須立刻曝曬以免受潮發霉。

陽光鎖定油茶及檳榔的重要產地南投,展開遊說工作。但實際投入才發現,儘管油茶耐旱,具水土保持力,生命周期長,但生長慢,六年以上才有較佳的茶籽產量,十年才會大出,影響了檳榔農轉作意願。

 

為了讓農民看到轉作苦茶的經濟生機,陽光將去年訂為實驗年,在南投清流部落建立「陽光苦茶樹實驗農場」,以高於收購價近一倍的價錢與當地油茶農民合作。事業小組的農業專家也在宜蘭南澳建立實驗苗場,研發栽種陽光苦茶油的專屬肥料,提供農民栽種及施肥指導。去年歷經颱風和乾旱考驗,終於產出5200公斤不施農藥及化肥的陽光苦茶籽。(以莉高露也在宜蘭南澳:被土地呼喚的歌聲)

 

颱風吹不垮的決心 孕育陽光苦茶油

 

陳淑蘭笑說:「陽光的苦茶油從栽種到榨油,受到『公主』等級的細心呵護。」苦茶籽從採收到榨油過程如果保存不當,受潮會產生黃麴毒素,陽光尋求已有三十多年苦茶油生產歷史、經過食品安全認證的金椿茶油工坊義務贊助榨油,金椿也無私地以高規格迎接這批陽光嬌客:「為了降低受潮發霉風險,金椿看氣象預報未來幾天是好天氣,馬上下達採收指令到清流部落,直接運送到金椿園區曝曬。」

 

「金椿的層層防護,黃麴毒素難以趁虛而入。」她透露,榨油前,已剝掉外殼的陽光茶籽,還要再剝第二層內殼,檢視茶籽是否發霉,與一般剝殼一次的做法不同。那段期間,不僅號召陽光志工到金椿「一日遊」--加入剝殼工作,因為茶籽數量太多,陳淑蘭還運了幾百公斤到台北辦公室,上班空檔工作人員變身為茶油場作業員,努力剝殼,剝到指甲都裂開。

 

 

辛苦是有代價的。經過細心照料,以低溫榨油技術榨出的苦茶油,明亮清透如陽光,沒有傳統印象的苦澀味,呈現不同以往的香氣與喉韻。為了讓民眾食得安心,陽光苦茶油上市前,經過SGS426項農藥、4項黃麴毒素、4項重金屬檢驗合格,酸價值0.3符合國家食品安全一級苦茶油的標準。

 

農曆年前,5200公斤苦茶籽榨出的1200瓶陽光苦茶油,在「吃喝玩樂做公益」部落農業購物網上架,沒有行銷宣傳,靠著口碑就賣出近千瓶。

這項銷售成績,陳淑蘭並不滿意。即使第一批苦茶油品質很好,陽光沒有大張旗鼓宣傳,而是選擇低調銷售,且將完售。但是,過去一年還沒有成功說服檳榔農轉作的實際案例。

 

事業小組多次拜訪南投的檳榔農,雖已有數戶有轉作意願,卻卡在轉作前幾年收入減少等實際問題有待克服。陳淑蘭給這項實驗計畫訂下的「業績」壓力:邁入第二年的陽光苦茶油計畫,可以成功說服農民廢檳榔園改種油茶;位於南澳的實驗苗場也持續研發縮短成熟期、提高結果率、出油率、肥料等栽種技術。陽光希望以三年時間架構從栽種、榨油到銷售的產業供應鏈,交棒在地社區型NGO組織自主運作。

 

這項專案任重道遠。陳淑蘭明白,相較於四萬公頃的檳榔園,台灣油茶栽種面積僅有一千公頃左右,未來是一條辛苦而漫長的路。但生產健康、安全、美味的苦茶油,可以讓消費者食得安心、推動口腔癌防治,並為台灣環境永續盡一份心。

陽光基金會副董事長陳淑蘭親自走訪產地,充實產業知識,期望能以高附加價值的苦茶油為誘因,說服檳榔農轉作。

她相信,這是一條值得走下去的路。「陽光要做的是,讓農民確實感受到這條路『有利可圖』,才能創造人與土地更美好的關係。」

 

圖片提供:
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李玉玲

李玉玲

文章 80

大學念的是新聞。曾於平面媒體主跑藝文新聞多年,少了政治口水,多了藝術的活水。喜歡與市井小民的訪談,總能感受到民間泌泌湧出的旺盛創造力。記者多年的職業病,成了好奇寶寶,和人聊天時,不自覺會像在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