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人文 藝術人文 魚麗 用閱讀與食物和社會對話 與其說魚麗是一個「事業體」,其實它更像是把書與傳統工夫菜作為媒介,來進行社會工作的平臺。曾經有客人希望魚麗為小孩做午餐便當,若以商業經營的成本和獲利考量,一點都不划算。但是蘇紋雯認為給孩子吃頓安心的午餐更重要,就做了一陣子愛心便當。受惠的孩子曾在學校作文中表達滿滿的感謝。 READ>
藝術人文 藝術人文 王心心撥唱心經 聽見時間的淬鍊 王心心從小聽著母親每日念誦「心經」,即使一個字也不懂,卻為那自然流轉的聲調著迷。成年後,尤其是成為南管藝術家後,就想著有朝一日要為「心經」譜曲錄音。 READ>
藝術人文 藝術人文 黃蘭卿與陳麗萍 用女力讓恆春回春 12年前,在那段投擲骰子向前行的路途上,蘭卿及麗萍巧合的於2002年同時做了扭轉人生的重要決定,在她們的努力推動下,恆春各個社區展現各樣的綺麗風景,居民創作了各式特色的民謠,在地方譜出各種新調…… READ>
藝術人文 藝術人文 心跟著光走 徐芳筠回到家的原點 「光只是媒介,以廟宇為基地,找回世代認同、凝聚社區向心力,才是真正任務。重現古老生活韻致,文化自然生生不息。」徐芳筠點出光環境運動的深意,也映照自己從紐約回到台灣的尋根之旅,找到實踐的著力點。「原來從事藝術職業並非追求藝術,而應回歸生活。 READ>
藝術人文 藝術人文 徐譽庭 轉化寂寞造就超級編劇 「20歲,還可以用年輕當藉口;30歲,懂一些事,開始忐忑,要為自己的人生找定位。」已經走過30歲焦慮的徐譽庭,2011年創作了《我可能不會愛你》奪下7座金鐘獎,大仁哥與程又青的愛情故事固然令人心動,但女主角面對30歲「初老」的心情,更讓人心有戚戚。徐譽庭說:「我知道30歲的惶恐,想以過來人心情給走在後面的人一些建議。」 READ>
藝術人文 藝術人文 唐麗芳 活化雲林故事館 雲林故事館要為在地人和外來客說雲林的故事。相對於多數的展覽館舍只能依靠志工服務,協助營運,雲林故事館不僅有在地居民的支持,更提供雲林年輕人返鄉就業的機會。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