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火藥庫的溫柔 張桂越霸氣辦周刊 人家寫巴黎多浪漫,她卻偏要巴爾幹!渾身火藥味的張桂越,三十年來堅守新聞現場。從台灣到倫敦再飛巴爾幹半島,從資深駐外記者,成立一人通訊社到創辦《周刊巴爾幹》,她始終相信,沒有記者,就沒有現場。 READ>
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20年的溫柔革命 女勢力爆發 1993年誕生的台灣國際女性影展、1994年成立的女書店,2005年率先演出美國知名舞台劇《陰道獨白》的V-Day台北。在台灣,說它們是讓女性議題走入日常生活育樂,促使大眾開始重視女性聲音的先驅,應不為過。 READ>
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為毛小孩謀生機 洪聖雯推動TNR 去年夏天夢想啟動,洪聖雯號召志工在望安島展開為期一年的「TNR」實驗計畫(Trap誘捕、Neuter絕育、Return原地放養),希望找到人與流浪動物共生共存的友善模式。 READ>
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105 號公路》勿忘影中人 有張穿綠衣的孩子照片,我深深記得,按下快門時,她讓我感覺懼怕,相信我也讓她感覺懼怕。她是獨立在其他孩子之外的一個邊界,沒有玩伴。下一秒,我走向她,帶著猶豫口音的緬語,我問她要一起玩嗎? READ>
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105 號公路》路口人生 有的朋友留下來,落地生根,慢慢地成為了當地的一分子。有的人,與自己類似,待了多年時日,繼續踏上另一片土地,卻也沒有忘記泰緬邊境,也不斷回到邊境。邊境之地,大概是我的第二個,感覺親近的土地,能否稱之為家? READ>
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105 號公路》前線人道援助工作者 冠上了「難民」身分之後,難道,難民就不是人了?被如此對待,會不會有種感覺,覺得似乎不是被當成是個人?這樣的情境,跟去參觀動物園,心態有何不同?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