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阮桂瓊 縱走山脈治鄉愁 「MIT台灣誌」在中視開播,頭兩集就是攀登台灣最高峰玉山,那一趟從家鄉中央山脈攀往玉山山脈,走在似乎永遠也走不完的迢遙山道,看著白雪皚皚的熟悉山容,阮桂瓊好像慢慢懂得對山「上了癮」的感覺。 READ>
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賴佩霞 幸福的導讀人 賴佩霞說,我們往往要求別人改變,「如果知道『改變』是一帖良藥,為何自己不先服下。」「讓正面的種子住進心裡,你會發現:改變最大的快樂是:越來越輕鬆,也越來越有力量,讓人很快回到平安與和諧的狀態。」 READ>
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讓夢想起飛 雷小娜召喚行動騎士 三年前,這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女生,帶著一套換洗衣物、 一份企畫書 , 騎著腳踏車出發,以力換物、以力易物的展開零元環島旅行。她進而將這個「夢想騎士」計畫,用來激勵那些失親或沒有夢想的學生,給他們一個勇於築夢的機會,也讓體驗教育、諮商輔導以及社會工作同時完成。 READ>
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聽見台灣 難忘旅途中的真善美 背起行囊走訪台灣168個鄉鎮,李百文用聆聽的方式,重新認識這片土地。一個單純行善的念頭,她想憑藉一己之力,走遍西半部各鄉鎮,就為了尋找心中的在地好聲音,讓不便外遊的視障朋友,都能經由聲音去旅行,用心聆聽及認識台灣。 READ>
女力 We wanna be 女力 We wanna be 泰雅女兒編織山水的故事 到過烏來老街的朋友,或許有點印象,在一片溫泉蛋、竹筒飯等食物包圍的街底橋頭處,有間叫做「渼潞工作坊」的小店。店裡經常可見一位原住民大姊,熟稔地操作手中的織布機,泰雅族的文化、圖騰和故事,就這樣由她一點一點織成了美麗的作品。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