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溫柔待人,活成愛的本身——巴奈與《巴奈回家》
1969 年生的巴奈,出生時就被取了漢名柯美黛。在那個眾人理直氣壯稱呼原住民族為「番」的年代,父母想到保護女兒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要她講台語。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為什麼我們活得那麼認真,卻如此不自信?心理師陳韻如給女性的溫柔指南
在我們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自我的建立跟周圍環境的話語有很大的關係,更重要的是這些話語當中潛藏著的價值觀,往往帶給女性許多壓力與要求......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宮﨑駿《蒼鷺與少年》裡的女性角色:斷開與母親的臍帶,成為真正的人
《蒼鷺與少年》與《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互映的,是少年對活著將面臨的善惡矛盾,由私密的個人情感出發、放諸對戰爭與生死的思索。這部歷經十年漫長的動畫,或許是宮﨑駿最後一部長篇動畫,也是宮﨑駿將人生凝練集成,送給影迷最深刻的告白。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光是生命本身就是愛的實踐,《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
這部電影所記錄的海史密斯的人生,可以就是身分與存在的悖論。整部片訴說著不只是她,也是所有人的矛盾,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主客體中拉扯;多數人也不相信自己可以無條件被愛,即便才情如海史密斯,在陽光普照的社會價值中依賴著自己的一線黑。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Fly darlin fly,為了更遠大的夢想漸漸習慣困難—— 專訪鄭宜農,從創作者到創業者
2023年鄭宜農在臉書上宣布成立自己的品牌「邊走邊聽」,創作者之上,再加上了創業者的身份。以獨立音樂人之姿出發,到如今自己做老闆,一晃眼鄭宜農還在寫著、唱著、走著,只是這個她,已經不太一樣了。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在有限時間及框架中發揮最大的可能:藝術家陳姝里
成為母親後的陳姝里,不僅沒有因為孩子放棄創作,更在創業的過程中,務實地在現實與理想中,完整了藝術家對於創作的渴求。READ>